《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西华县田口乡田口小学 王颂华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古代寓言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有趣,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教学目标:
认读本课“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理解并掌握“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揠苗助长”意思,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寓言故事的图片
2、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想看吗?《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的图片,看看是什么寓言故事?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同学们喜欢这样的寓言故事吗?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3、“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课件)
4、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想)。
二、初读认字,初步感知
1、把课本轻轻的翻到58页。注意,读书时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还要----? (开始)
2、认读生词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生字宝宝(带拼音)出来了,自己读一读。
(2)交流识字方法(与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认读生词
自由读生词、齐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这么快认会生字,那我要考考你们,瞧,词宝宝出来了,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生词,)
3、检查读课文情况,生字回文
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一起送字宝宝回家吧,相信这一次,一定能读得很流利。开始吧。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4、说出故事大意
课件:完成填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二、熟读课文,自主释疑
(一)为什么揠苗
1、课文会读了,谁来读读第一小节,男生读。
2、这农夫种下禾苗之后是什么心情?(焦、着急。 “高兴”,只是高兴吗,你来说,焦急)。你从哪看出农夫很焦、着急?读出急。
---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A、“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是非常的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B、课件:他天天到田边去看,瞧,
那天天刚蒙蒙亮,他就 ——————
第二天,天下着毛毛细雨,他还是——————-
第三天,他起得更早了, ————————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