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目标: 1.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认识机械波及其形成条件. 2. 通过分析讨论理解机械波的概念,实质和特点,以及与机械振动的关系. 3. 通过比较对机械波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机械波的形成、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 1. 对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 介质质点在各自平衡位置的振动情况和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波的理解. 2. 关于机械振动与横波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讲解归纳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 柔软的长绳一根( 大约 2 米长); 绳波和纵波挂图、螺旋弹簧纵波演示器, CAI 课件( 横波的形成和传播;横波和纵波的比较)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什么是机械振动和简谐运动? [学生]物体在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 [教师]向平静的水中投入一块小石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 会看到以石子落入水中位置为中心, 产生的波浪远离中心向四周传播, 直到很远. [演示]绳子的一端固定,手拉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抖动,观察现象. [学生]看到了一列凸凹相间的波形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 [教师] 刚才我们提到的水面上波浪的传播与绳子中产生的波形就是机械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一) 波的形成条件[教师] 平静的水中如果不投石子, 同时也不给水施加任何振动, 水面上会不会形成水波? [学生]不会. [教师] 如果手拿绳子的一端不抖动, 保持静止, 那么, 绳子上各处有没有振动?有没有绳波? [学生]没有. [教师] 可见要产生水波, 就必须给水施加振动, 要产生绳波, 就必须手拿绳子的一端进行上下振动,这就是物理上讲的振源也叫做波源,这是产生波的一个条件. [板书]能够产生振动的物体或质点叫做波源. [教师]如果有波源而没有水或绳子作为媒介物,能否产生水波或绳波? [学生]不能. [教师]物理上把水、绳子等媒介物叫做介质,可见介质也是产生波的一个条件. [板书]介质就是传播机械振动的媒介物. [教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产生波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产生波的两个条件是:第一要有波源,第二要有介质,两者缺一不可. (二) 机械波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教师] 产生波的条件是波源和介质, 那么波源处发生的振动为什么能向各个方向传播呢?[学生阅读课本第 3 页有关内容]: [师生活动]解释介质中波源处的振动为什么会向各个方向传播. 这是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可以把介质看作由大量的质点构成的物质,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当介质中某一点发生振动时, 就会带动它相邻的质点振动, 这些质点的振动又会带动各自周围的质点发生振动,这样,振动就会在介质中逐渐传播开来. [ CAI 课件模拟波的产生过程] 设想把介质分成许多小单元, 每一小单元可以看作质点, 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质点 1 在外力的作用下首先振动起来之后, 带动质点 2 振动, 不过质点 2 开始振动的时刻比质点 1 要迟一些, 这样依次带动下去, 后一个质点总比前一个迟一些开始振动, 于是振动逐渐传播开来. [总结并板书]机械波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介质本身内部各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即由介质内部的力学性质决定的. 机械波就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三) 机械波的实质和
波的形成和传播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