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了解.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中药基本知识 1) 、药味: 1. 辛味药能行能散,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气血淤滞等疾病。辛散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感性疾病,辛行是指具有行气行血的作用,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性疾病。 2. 酸味药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治疗虚汗、久泻、尿频、及出血证,尚有生津、开胃、消食,用于食积、燥渴、胃阴不足。 3. 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是指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用于治疗虚症,脾胃不合,拘急疼痛。能补具有补益作用,用于体质虚弱的疾病。能和具有调和脾胃及调和药性的作用, 能缓具有缓和脘腹及四肢拘急疼痛,缓和药性的作用。 4. 苦味药能泻能燥能坚,具有泻下、燥湿、和坚阴的作用,能泻:通泻、降泻、清泻的作用, 用于热结便秘,气逆咳喘,热盛心烦。能燥用于寒湿或湿热性疾病, 能坚能泻火坚阴, 即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 轻度枯味具有开胃的作用,重度苦味伤胃,抑制胃液分泌。 5. 咸味药能下能软具有润下和软坚散结的作用, 能下: 润下通便的作用, 用于大便干结。能软: 软坚散结,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等。 6. 姜活治全头痛、后头痛为足太阳膀胱经,白芷善治偏头痛、眉棱骨疼为足阳明胃经。 7. 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甜、肺喜辣、肾喜咸, 肝病身体呈紫色,心病身体呈赤色,脾病身体呈黄色,肺病身体呈白色,肾病身体呈黑色。 2) 、药性中药分五性:寒性、温性、凉性、热性、平性寒凉性:具有清热、泄火、解毒、凉血、养阴、补阴作用,主要用于热症或机能亢进疾病。温热性:具有散寒、温里、化湿、行气、补阴作用,主要用于寒症或机能减退。平性:药性平和,多为滋补药,用于体质虚弱,用寒凉或温热性质中药不能适应者。 3) 、中药配伍: 单行(独行) :如独参汤治虚脱,黄芩汤治肺热咳嗽。相须: 功效相类似, 配合增强疗效, 如石膏和知母相配则增强清热泻火, 大黄与芒硝配伍增强其泄热通便。相使: 功效有某种共性, 一种为主, 一种为辅, 如黄芪配茯苓, 提高其补气利水; 黄连配木香增强其治痢效果。相畏: 一种药的毒性能被另一种药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 称半夏畏生姜。相杀:生姜杀半夏。相恶:一种药物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如人参恶莱菔子。相反:两药合用,增强毒性,如“十八反”和“十九畏” 4) 、中药煎煮时间中药煎煮一般 2-3 次,治疗一般性疾病 2 次为宜,头煎 20-30 分钟,二煎 10-20 分钟。体虚滋补中药 3 次为宜,头煎 40-50 分钟,二为 20-30 分钟,三煎 10-20 分钟。 5) 、煎煮方法先煎: 对有些矿物类( 如石膏) 及贝壳类药物( 如牡蛎、石决明), 应将药物打碎, 入水中煎 20-30 分钟,再放入其它药物同煎。后下: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香薷)宜在其他药煎老后,停火前的 5-10 分钟, 再放入锅中煎。包煎:粉末状药物(如滑石) 、有黏性物质药物(如车前子)及有绒毛(如旋覆花) ,先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同其他药煎。另煎:有些贵重药物(如人参、三七、羚羊角) ,则单独煎,以免药性破坏。溶化:又称烊化,有些胶质性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胶)或粘性易溶(如饴糖)不煎,直接煎好的药物溶化。 6) 、饮食禁忌俗称忌口,如寒性疾病服热药,禁忌生冷、油腻食物。热性病禁忌辛辣、温热食物。脓肿、皮肤病禁忌鱼虾之品等,服用人参忌食萝卜、忌饮茶,服用何首乌时忌食葱、蒜等。 7)、“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芜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行烈最为上,偏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宫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遇便相欺。 8) 、养生药 8. 补益药:人参甘微苦,归脾肺心经,患急性病或发热不宜用,忌萝卜、浓茶。 9. 补气药: 党参和黄芪党参甘平,归脾肺经,热症、实证不宜服用,忌萝卜、浓茶,反藜芦。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体质较壮、外感发热忌用,饮食过多的食积证忌用。 10. 药食两用补气药: 山药和大枣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大便干结忌用。大枣甘温,归脾胃经,食多助湿生痰蕴热,鲜枣食多腹泻。 11. 延年益寿药: 蜂蜜和王浆蜂蜜甘平, 归脾肺大肠经, 痰湿内蕴、脘腹胀满、便溏及泄泻者慎用。低温水服用(高温杀活性) 王浆甘酸涩平,归肝肺,儿童及孕妇不宜服用,低温水冲服。 12. 补血良药: 当归与白芍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肺经,腹中胀满或腹泻忌用,药重适量。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肺经,阳衰虚汗不宜用,反藜芦。 13. 补血益精药: 何首乌和熟地黄何首乌苦干涩微温, 归肝肾经, 生和制不一样, 生

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