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
偃师市市直中学 王迅艳
学习目标
,感受诗歌音韵美。
,领悟诗歌情感美。
,体会诗歌意境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歌咏爱情的诗句。让我们一起吟诵:爱情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心相印;爱情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生死相依;更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相思相恋。如此美好的爱情怎不让人心生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关雎》。
二、走近《诗经》,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列为“五经”之一,始称《诗经》。
《诗经》中的诗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性质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陈述),“比”是借物譬喻(比喻),“兴”是托物起兴。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三、一唱三叹诵关雎,感受诗歌音韵美
。
① 要求:读准字音:雎鸠、窈窕、寤寐、芼之
②概括《关雎》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①四字一句,两字一顿。节奏是二二分,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重章叠句:上下句或者上下章结构相同,句式一样,只是有几个字不同。
作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余味悠长的感觉。
《关雎》,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节奏美、韵律美。
:全班齐读前四句,女生先读前两句女子采荇,男生读心理活动。注意:女生朗读语速缓慢,抒情;男生读出心理变化。
四、字斟句酌品关雎,领悟诗歌情感美
,朗读品味。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求”字,生动形象写出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和追求。
把“求”变成“寻”,行吗?不行,”“寻”,寻找,只是一种行动。“求”,设法得到,不仅有行动,还有追求的过程,突出男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运用反复,生动形象写出青年男子追求姑娘求而不得、夜不能寐的相思之苦。两个“悠”形象写出了男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的情状和绵绵不断的忧思。“辗转反侧”写出男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左右流之”“左右芼之”中的“流、采、芼”三个词语能换顺序吗?不能,流,求取,捞取;采,采摘;芼,挑选。三个动作有先后顺序,不能调换。三个动词写出了姑娘采摘荇菜是辛苦的劳动,说明这是一个勤劳能干、动作熟练的女子。这个文静美好、贤淑善良又勤劳能干的女子才是君子爱慕追求的好配偶。
,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一见倾心的爱慕之情——“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爱慕思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美好愿望。从中看出,这是一个执着爱情、多才多艺、
《关雎》教学设计[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