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的护理
.
概述
定义:眩晕是指患者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升降和倾斜的运动幻觉。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
常有以下特征
(1)头晕或眩晕伴有颈部疼痛
(2)头晕或眩晕常出现在颈部活动后
(3)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
(4)颈部影像学检查阳性,如椎间盘突出。通常与颈椎病有关,但不一定完全由颈椎病导致。
.
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为颈椎病压迫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等。与颈性眩晕有关的颈椎病主要是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
分类
(1) 交感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椎基底动脉血管收缩,引起一些后循环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等。
(2)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压迫进而引起供血不足。
.
临床表现
1 颈性眩晕为发作性眩晕,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当头部过度后仰或转动某一方位时发生,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又称位置性眩晕。颈性眩晕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别,血压基本正常。突然发病,常于晨起或午休后起床或转头突然出现眩晕。
.
临床表现
2 头痛多为后枕痛,可为隐痛、跳痛或放散痛。
3 猝倒。
4 脑干症状肢体麻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对侧肢体的轻偏和对侧颅神经症状。还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反呛、咽反射消失、复视、视物不清。
.
检查
1 动力位侧位X线片是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还可进行颈椎MRI检查,了解颈椎退变情况。
2针对椎动脉的影像学检查发展迅速,包括椎动脉造影、血管磁共振。若同时与转颈试验结合应用则可提高确诊率。但临床诊断价值尚存在争议。椎动脉造影包括普通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的的血管造影(DSA)。尤其是DSA精确率高,是判断椎动脉的金标准。
.
诊断
2眩晕发病常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颈部做后仰、旋转动作时,可诱发眩晕。
3突然发病,常于起床或转头突然出现眩晕,往往伴有眼球水平震颤。
4颈椎检查,颈部活动受限,患病椎体棘突偏歪,椎旁有压痛,颈2棘突偏歪多见。
.
诊断
5脑血流图,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扭颈试验阳性。
6颈椎x线平片,正侧片,左右斜位及张口位片,颈椎生理曲线变直,成角或中断,骨质增生等。
.
《颈性眩晕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