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
第一课时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三、教学难点
1、高倍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错误纠正。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四、教学用具
1、各种实验仪器。 2、教师课件。 3、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老师的允许。
4、教师准备观察材料:
五、课前准备
1、课前培训8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
2、教师课前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作为示范装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批注
(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察的经验,参考P8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问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问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再把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小组讨论(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将其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讨论、整理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点。)
问题3、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教师归纳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并用课件展示
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然后回答
(二)选材
小组成员分别选用上述材料1~2种,也可以选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分工合作,保证每种材料均有人选择。
学生分工合作自选材料
(三)制作临时装片
多媒体课件展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在载玻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
2、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
由每个小组长向组员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每一成员先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再相互观察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
教师设计一个观察表,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
细胞种类
大小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器
细胞核
结论
每个学生边观察边记录
(五)讨论
问题1:试归纳观察到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问题2、出示一个大肠杆菌的照片和结构示意图,问:它与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
归纳:
不同的细胞在形态,大小上千差万别,造成细胞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
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
小组讨论回答、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七、板书设计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1)使用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用低倍镜观察——将要放大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用高倍镜观察
(2)注意事项:
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3、实验结果与结论
结果:(1)不同的细胞,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八、布置作业:
九、教学后记: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
第2课时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能力目标】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方法
生物必修一全套实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