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自己太忙了。但是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通常人们一般每8 分钟会收到1 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 次,或者说每天50-60 次。平均每次打扰大约是5 分钟,总共每天大约4 小时,也就是约50%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实际上,你每被打断一次,一般要损失10到15分钟的时间,所以,如果你在1小时内接到4个电话,这个小时可能就轻易地全部损失掉了。况且,在电子化办公的今天,我们还要经常处理一些垃圾邮件。
对个人而言,时间是一种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在我们探讨“时间管理"这个问题以前,不妨先来读篇文章:
1930年,胡适先生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内容如下: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
这一句话是:珍惜时间,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的时候,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功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有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1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1点种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1点钟的功夫;?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快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就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看到胡适先生的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你有何感受?“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诸如此类的描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脱口而出,但是我们做得究竟怎样呢?我们常常听到—-
“我要是在大学多学点东西就好啦!”
“我应该少看些电视,好好地约束自己,多读点书!"
“时间根本不够用,公司股价节节下降,董事会和股东像一群蜜蜂一样叮得我满头包;同事间争权夺利,我总是担任和事佬的角色;家人总也见不到我,几乎把我登报作废!"
世界几乎全面地在进步,但我们一天还是只有24小时。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一样,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但区别就在于他们如何利用这所拥有的24小时.
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哲学家这样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要想能够真正地了解时间并且管理“时间",:
(1)供给毫无弹性: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每天都是24 小时,所以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