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 1 正常人的语言, 声音柔和而圆润, 发音洪亮。2 叹息多因情志抑郁, 肝气不舒。 3 呻吟表示有不适、疼痛或精神烦躁。 4 大声叫则表示疼痛剧烈。 5 胸部损伤、肋骨骨折者声音低微、呼吸表浅,不敢咳嗽。 6 严重创伤或手术患者,失血过多,出现声低语少,言语无力而断续嗅气味 1 口气臭秽者多属热,或消化不良、口腔疾患。 2 二便、痰液、脓液等气味恶臭、质稠厚者,多属湿热或热毒。 3 脓液稀薄、无臭,多为气血两亏或寒性脓肿问全身情况问汗 1 严重损伤或严重感染,可出现四肢厥冷、汗出如油。 2 邪毒感染,可出现大热大汗 3 自汗,常见于损伤初期或手术后。 4 盗汗,见于慢性骨关节疾病、阴疽。问饮食 1 部损伤肠破裂, 应询问其发生于饱食后或空腹时, 以估计肠破裂后腹腔污染程度。 2 食欲不振或食后饱胀,是胃纳呆滞。 3 口腻者,属湿阻中焦。 4 口中有酸腐味者,为食滞不化腹。问二便 1 伤后便秘或大便燥结,为瘀血内热。 2 老年患者伤后可有阴液不足,失于濡润而致便秘。3 大便溏薄, 为阳气不足或伤后机体失调。4 对骨盆、腹部损伤, 尤其注意询问二便的次数、量、颜色。问睡眠 1 伤后不能入睡或彻夜不眠,多见于严重创伤、心烦内热。 2 昏沉而嗜睡、呼之即醒、闭眼又睡,多属气衰神疲。 3 昏睡不醒或醒后再度昏睡、不省人事,为颅内损伤。第一节外治法 1 外治法是运用手法、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以及药物等对损伤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 2 骨伤科临床外治法大致可分为:手法、牵引、固定、手术和药物。手法 3 手法是医生用手施行各种方法,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特定的部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技术操作。 4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把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 5 临床上根据手法的作用,可分为正骨手法、理筋手法两大类。、理经手法机理 1 软组织损伤后, 由于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处发生紧张和痉挛而出现疼痛, 日久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骨化, 从而加重疼痛和肌肉紧张、挛缩。“舒筋通络、解痉镇痛”。即所谓“松则通,通则不痛”。 2 肢体损伤后, 由于脉络受损, 血溢脉外, 导致气血瘀滞, 经脉阻塞不通, 使关节屈伸不利。“滑利关节、活血通脉”。即所谓“动则通,通则不痛”。理筋手法的适应症 3 急性和慢性软组织损伤而无皮肤破损及肌腱、韧带完全断裂的患者。 4 骨关节错缝的患者。 5 急性伤筋后或因治疗不当而引起关节僵硬者。 6 骨折和脱位后期关节僵硬、屈伸不利以及肌肉萎缩的患者。 7 骨关节病及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的患者。理筋手法的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症状的患者。?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严重的早期患者。?可疑或已明确诊断有骨与关节及软组织肿瘤患者。?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骨病患者。?有严重心、肺、脑以及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有精神病的患者。?不能合作的患者。?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的患者。?妊娠 3 个月的孕妇、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正骨手法?正骨手法又称整骨手法、接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的复位。?中医正骨手法历史悠久,在唐代,就开始将正骨手法应用于骨折的复位。清代吴谦将正骨手法总结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形成了一套系统、正规的接骨理论。正骨手法使用
听声音 1正常人的语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