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曹操我们应该剥去对曹操的种种歪曲之词,还原真实的曹操。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者。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 “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事例分析曹操( 字孟德) 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英雄, 有人说他是奸贼, 也有人说他是奸雄。但是我觉的曹操是一个有作为的人物, 虽然他在民间的名声和形象都不太好。一、曹操非常有政治眼光, 这个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他“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那些诸侯还没有称王称霸的时候, 这个是克制他们的最好方法。在曹操与孙、刘赤壁之战的时候, 张昭( 字子布) 就曾经像孙权( 字仲谋) 说过, 现在曹操顺江东下, 是以天子的名义来打我们, 我们要和他对抗就是对抗天子, 所以我们不能够和他打, 还是以降为好。虽然后来孙权在诸葛亮( 字孔明)、鲁肃( 字子敬) 和周瑜(字公谨) 的劝说下, 终于联刘抗曹, 并且最终打败了曹操, 但是如果不是鲁肃带诸葛亮来游说, 周瑜来劝说, 鲁肃自己也尽自己之能劝说孙权, 孙权可能早就投降曹操了! 为什么?因为张昭说的话也有道理呀! 是不是? 二、曹操非常有军事才能, 为什么?因为曹操首先举起义旗, 来讨伐董卓, 后来又自己干, 他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就充分的显示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这也是我听《易中天品三国》才知道的, 说是曹操在官渡之战时, 在去救援白马( 一个地方) 的路上, 忽然探子来报, 前面有刘备( 字玄德)、文丑的军队。曹操问, 多少人? 探子说, 5000 轻骑兵。当时曹操人数很少,只有 1000 来人,于是他命令自己的将士下马, 将辎重、器械全放在路上, 他的部将十分不解, 就说:“明公(对曹操的称呼)啊, 现在敌军来了, 应该赶快准备战斗啊, 你怎么叫士兵下马呢? ”曹操就说:“你别管, 执行我的命令。”刘备和文丑的军队一来到,一看地上有这么多好东西,都争着抢,这时候曹操说, 上马! 把刘备、文丑的军队打得大败, 刘备逃走, 文丑被杀( 有可能是关云长杀的)。这个故事就表现出来了曹操有军事才能啊! 三、曹操非常注重经济。从哪里看出来?曹操一开始自己干的时候, 他的谋士毛玠就告诉他,要发展经济。怎么发展?明公要设置军屯、民屯。军民互不相干, 都在那儿种田。割麦的时候,军4 分利,民6 分利。这样可得民心,也可牟取暴利。曹操马上实施了,效果很好。四、曹操求贤若渴。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来的故事, 却很少有人知道曹操二请荀彧的故事。讲的是曹操求贤若渴, 去请教一个老和尚,询问能够助他打天下的人才,老和尚给他一个锦囊,让他到许昌时有人指名道姓骂他时,打开就可以了。曹操到了许昌,曹仁带着兵士到处掠夺, 这个时候, 许昌城门上出现一张帖子, 是骂曹操的, 落款是荀彧( 字文若)。曹操很生气, 但他忽然想起那个锦囊, 就拆开来看。上面写着: “十天头长草,或字三撇旁。才过昔子牙, 谋深似子房。”曹操半天才解开这首字谜, 前两句是“荀”, 后两句是“彧”。曹操转怒为喜, 派曹仁去请荀彧。荀彧避而不见。曹操亲自去请,他才出来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曹操求贤若渴。既然曹操有政治眼光, 军事才能, 注重经济, 求贤若渴, 我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他海纳百川,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三国演义》为四大名著(即《三》、《红楼梦》) 之一, 是
浅谈曹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