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背诵诗。
.了解诗中反义词,如:远和近。
重难点:理解诗的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喜爱古 诗的情感。
课前准备
.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 (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
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
花山、水、花、鸟”)
.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 方式进行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图上还有一一),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 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学生读诗。
.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 标出来。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 几遍。
.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 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 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
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 远、还”是前鼻音,“声、 听”是后鼻音。 有错及时纠正。
,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 3 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 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 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 一比谁背得最快。
.学生自由背诵。
.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这首诗写的景
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
.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
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 ?说说“山”是 什么样的。
.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