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一完小 李明军
《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内容。在上本节课时我至始至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较好地达到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在趣味中学习数学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何谓“轴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的,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 “轴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在引入新课时,首先观察一组优美的轴对称图案,然后提出:在这些作品中还藏着一些数学小秘密,是什么小秘密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这样才能很快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二、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开展了“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判一判、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领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如:在探究轴对称图形特征时,给学生提供蜻蜓、飞机、树叶等图片,让学生折一折,比一比,找出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去探究、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在汇报自己的发现时,尽管语言不够完整、不够准确,但这是他们认真思考后得到的结论。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三、在探究中学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应该蹲下来倾听学生,和学生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的地思考,才会无拘无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猜一猜”活动中,有的学生提出用画的方法,用镜子,尽管这些不是最佳办法,但还是要给予肯定,因为这是孩子自己思考的结果。正是有这些方法的对比,才体现出对折后再剪的方法是最优的。所以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研究,自己的探索说出来,就能激发其创新的欲望。再如:判别轴对称图形时,有学生认为音符是轴对称图形,这时我没有做出评价,而是请他将音符进行对折,学生在那儿摆弄了很久,无论沿哪个方向对折,两边都不能重合。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判断错了。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判官,直接说“你错了”,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在审美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美感,精心设计了师生共同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活动,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美丽的蝴蝶、蜻蜓;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物;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少数民族的蜡染等,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能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轴对称现象,学会欣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五、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节课,总体感觉是成功的。但上完本节课后感到自己的教学机智还不够敏锐,一些细节的处理不完善。
(一)教材处理还需灵活。本课教材处理上,对于教材内容方面还未能完全结合教学之需,虽能紧扣教材,但内容详略上还处理不够。
(二)多媒体运用需提高。由于本人刚刚接触运用多媒体教学,操作上好比较生疏,课件制作方面手段还比较落后,新颖性不强。
(三)语言表达还需加强。数学语言运用还不能娴熟,口水话较多,语言好不够简。尤其是对学生鼓励性表达还不够。虽然我对学生的正确做法能进行评价,“你真能干,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实评价语言可以再丰富一些,如:“你真细心,连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