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乐学、会学、深学”的书法课堂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书法是“纸上的音乐和舞蹈”,汉字的结构布局、笔画变化都让书法充满美感。“口字及口字旁的字”一课,帮助低年级学生感受汉字的美,并掌握相应的书写规律,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情趣,打造“乐学、会学、美学”的书法课堂。
【关键词】写字教学;书写规律;感受体悟;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69-0076-03
【教材分析】书法是“纸上的音乐和舞蹈”,汉字的结构布局、笔画变化都让书法充满美感。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识字与写字总是在阶段目标的首位,“第一学做: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积极响应“写字教育”的口号,通过本例,让学生在观察、练写、评议中掌握写字规律,感受汉字的字形之美,渗透美学教育。
【教学目标】
,写好例字。
、比较、分析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口字做部首时的写法和规律。
【教学过程】
一、乐学:激趣导入,感受汉字魅力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这部动画片里有哪些羊?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我发现大家和喜羊羊一樣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师(出示“口”的演变过程):你们看,这就是“口”字的演变过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行书,再到楷书,慢慢变成了我们现在学的“口”字。我们聪明的祖先就是根据张嘴说话的样子发明了“口”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口”的写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动画入手,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通过“口“演变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口”的写法发生的变化,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认同感。
二、会学:引导观察,掌握书写规律
“口”。
师(出示独体字“口”的书法动画):小朋友们,口是个独体字,把它写在田字格哪里?是的,“独体对称写中间”(出示口诀)。
师:“口”字并不是一个图形,它是一个汉字。它跟长方形还是有不同之处的,仔细看看,谁发现了?是的,“口”是个上宽下窄的倒梯形。分别向哪边斜?还有些什么要注意的?
生1:左边的竖向右斜,右边的折向左斜。
生2:横折横过去时要稍稍向右上翘,不要写得太平,要像一支像向上射的箭。
生3:最后一横收笔时要出头。
师:这些细微的变化,小朋友们都能观察出来,真棒!老师把它总结成了一首小儿歌,一起来记一记吧。(出示口诀:起笔一竖向右斜,右折内收要对称,横折像箭右上射,最后一横偏上起)这样写出来的“口”就非常匀称美观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低年级写字课很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掌握好字形的大小。然后再引导观察独体字“口”作为汉字既像图形又不是图形的匀称美,以及每一笔细微的变化,突出笔画的指导,从而感受到“口”字的整体美。口诀的编制有助于学生写好每一个笔画。
生临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二姿。
师(实物投影展示):小朋友写得可真认真啊!我们来一起评价一下同学写的“口”,可以夸夸他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给他提提建议。
学生从字的位置、字形的匀称、笔画书写等方面进行评价。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真会观察,真是评价小能手。我想,你现在肯定可以写得更好啦。请你再描一个,写一个。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习字,主要是模仿,通过展示优秀作业和评议,进一步促进学生巩固掌握字形结构,更好地激励他们写字的兴趣和信心。
“口字旁”和右边“口字旁”的字。
师(出示《绝句》):“口”字很调皮,最爱和大家捉迷藏了。它藏到一首诗里去了。你找到了吗?(生找出:鸣、含、吴)
师:细心的小朋友,我们先来看看“口”这个调皮鬼在“鸣”字中有了什么变化?(出示:鸣的书写动画)谁来说说看?
生:在这个字的左上,还变小了。
师:是啊,口和小朋友们一样,懂得谦让,跟其他字一起,他就移到左上格去了,变得又窄又小了。(出示口诀:口在左,移到
打造乐学会学深学的书法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