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李хх,男,2002年12月10日出生,于2011年9月入学前班。该生出生时难产(产钳),他18个月会走,24个月会叫爸爸妈妈,孩子的特殊性格是好动,调皮,能安静坐一会的时间很少,但他在看画册时,能安静坐长一段时间,特别爱好劳动。李ΧΧ在生活、动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如下:
生活方面:
李хх是聋生,家庭条件一般,在生活上由爸爸妈妈共同照顾,孩子会自己吃饭,食欲好,但浪费比较多,孩子会自己脱衣,自己穿衣。
动作方面:
动作不灵活,钻、爬、跳、攀都不行,走路姿势歪斜,广播操不会做,动作协调能力较差。
学忆不持久,遗忘快,不能认真书写作业。
二、 个别计划的制定
根据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缺陷情况,特制定孩子以下一学期的训练目标。
1、 目标:
学习方面:1)能分辨实物的多和少。
2)能分辨实物的大和小。
3)能做实物与图片的配对。
4)能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能正确背诵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表。
动作方面:1)能连续连续单腿站立1分钟而不歪。
2)能站在平衡台上完成左右晃动。
生活方面:1)能自己照顾自己,
2)克服丢三落四的现象。
3)扩充对物体名称及动作的词汇。
三、实施
刚开始时,该孩子不能正常地进行训练和上课,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一会玩这,一会玩那,结果做什么都不是,根据孩子好动、精力充沛旺盛的特点,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给他足够的活动和操作机会,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克服他的马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稳定的缺点。如:训练孩子能辨别大小,多少等认知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实物来发展孩子的认知过程。如大盆子小盆子,大苹果小苹果,大桶小桶,大筐小筐等各种实物来辨别大小,通过和孩子边玩边比较,使孩子逐步对大小多少在头脑中形成影象,为取得有效的训练效果,将目标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地教,按孩子的特点和速度进行训练,将孩子的有关训练目标进行工序分解。
例:能辨别大小实物,完成期限一个月。
第一周:大小实物比较,看大的实物学说“大”。
第二周:大小实物比较,看小的实物学说“小”。
第三周:按要求指出大或小。
第四周:看实物或图片说出大和小。
孩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