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施工方案
南松溪 1 号中桥墩身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目的、依据及原则
编制目的
明确墩身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墩身作业施工。
编制依据
《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岛公路流水至平原段设计图纸》;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TG F80/1-200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
《福建省普通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桥梁);
编制原则
⑴在充分理解图纸、进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的特殊情况,准备充足的技术及物
资力量,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网络优化,确保节点工期目标实现。
⑵根据我公司的质量方针,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按 ISO9002 标准,精心组织,
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⑶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
对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⑷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周密的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⑸根据本项目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类似
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
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墩柱施工方案
⑹施工方案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在施工全过程中,
充分考虑各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本工程施工。本
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生产观。
⑺充分体现交通部“安全、舒适、美观、和谐、耐久”新理念为编制原则。
第二章 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岛公路(流水至平原段)位于平潭岛东北部。项目起点位于流水镇谢厝村
与环岛路(龙王头至山门段)终点相接,沿海堤东侧至山门村,经过北港村、渔屿村、君山村、潭
水村、长江澳,止于平原镇上攀村,路线总长度为 公里(K0+000~K14+)。
南松溪一号桥(K0+712-K0+777)采用三跨预应力砼等截面连续现浇箱梁,跨径布置为
18m+23m+18m,箱梁中心与河道中心线程 90°正交布置。以里程前进方向为基准,全桥分为左幅
机动车道桥、左幅辅道桥和右幅机动车道桥、右幅辅道桥共四幅分离式箱梁。
桥墩墩身为直径 双柱墩,墩身采用桩基础。采用 C40 混凝土浇筑。
主要工程数量
南松溪 1 号桥梁长 65m。墩柱数量如下表:
全桥墩柱工程数量表
材料 钢筋(kg)
C40 混凝土(m³)
Φ25 Φ10
项目
小计
合计
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属南亚热带半湿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终年气温较
高,
墩柱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