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2、解决课后练习,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3、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和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干。
教学重点:
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
2、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3、板书:潜水摸牛
4、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5、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捞铁牛的原理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
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
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
3、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6、朗读第五
《捞铁牛》教学设计[1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