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义井学校 魏秋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课文积累字词“意蕴、缥缈 、铢两悉称、譬如、涕下 、 颦、暖暖、悲笳、 寥寥、 心旷神怡”
2、理解作者的观点
3、学习作者审美思辨的方法
4、掌握无言之美在文艺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情景导入—自读理解—互动探究—拓展延伸-老师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欣赏文艺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探究文本审美思辨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
无言之美在自己鉴赏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个美丽的景点(昆明池)每时每刻都给人美得感受,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水天一色时,池中桥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放大版的蜥蜴在草丛行走觅食;烟雨朦胧中天色苍茫水波晃动,昆明池就像一只逃离中的蜥蜴…“言有尽而意无穷”画家、雕刻家、音乐家、文学家他们审美的方法一样吗?我们一起走进《无言之美》。
二、研习新课:
1、整体感知
读课文回答: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从那些角度举例论述的?
【明确】从美术、摄影的选择,文学作品的意蕴美,音乐中的无声之美,雕刻中的含蓄之美等角度进行论述。
2、正生难字音:
意蕴(yùn) 缥缈(piāomiǎo) 铢( zhū)两悉称(chèn)譬如(pì) 涕(tī)下 颦( pín) 暖暖(nuǎn)
悲笳(jiā) 寥寥(liǎoliao) 心旷神怡(yí)
3、探究:
1)、本文论证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孔子与自贡对话引入—文学(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美术—摄影—文学作品—雕塑
先总论—后举例
2)《无言之美》论述的主题---问题,从几个方面论述?
【明确】美术。从美术、摄影、文学、雕塑4方面论述
4、精读赏析:
归纳总结:
三、静心思考 (师生互动)
1、作者为什么写此文?
【明确】本文写于1924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提出“无言之美”这一美学命题。《无言之美》是他发表的第一篇美学文章。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教会我们学会欣赏各类作品。
2、我们学习本文有什么意义?
【明确】提高审美意识—从不同角度鉴赏美术、音乐、雕塑、建筑、文学作品,学习创作、构建新型的美术。
如:与人交谈时的无言、深沉,广告设计、美容美发造型、楼房装饰、科技展品风格、门面门楣招牌等 。
四、拓展延伸
英国诗人布莱克(Blake)有一首诗叫做《爱情之秘》(Love’s Secret)里面说:
  (一)切莫告诉你的爱情,
  爱情是水远不可以告诉的,
  因为她像微风一样,
  不做声不做气的吹着。
  (二)我曾经把我的爱情告诉而又告诉,
  我把一切都披肝沥胆地告诉爱人了,
  打着寒颤,耸头发地告诉,
  然而她终于离我去了!
  (三)她离我去了,
  不多时一个过客来了。
  不做声不做气地,只微叹一声,
  便把她带去了。
【提示参考】这首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22 MB
  • 时间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