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25,咏华山
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个偏旁;理解本课新词。
,并能图文对照,体会古诗
的意思。
课 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
,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现时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初读感知。以正确认读为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
读时注意重点字的正音和长句子、诗句的停顿。
教学手段
谈话、指导、讲解,观察、讨论、练习
教学流程
一、揭题,释题
1.板书:华(huà)山,领读“华”,第四声。
2.简介华山:在陕西省的东部,华阴县城南,远远望去,它的样子好像花,所以叫华山。名胜很多,是游览的好地方。“华山自古一条路”,仅只南北一线,全程大约10千米。解放后,曾经对山路进行过多次整修,并且加固了铁索,增添了安全设施。
3.板书:咏,释义。
4.“咏华山“就是用诗词等来抒写华山。领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过渡:谁咏华山?为什么要咏华山?他是怎么咏华山的?请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1.范读课文。
2.提问:谁咏华山?为什么要咏华山?他是怎么咏华山的?
告诉学生这首诗的题目是《登华山》。
3.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词,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1)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登华山》在文章中是排成两行的,但字属于第二自然段的一部分,所以不另外计算自然段。
(2)出示生字词:
山 路 自 己 与 齐 称 赞 沿 着 艰 难 山 顶 情 不 自 禁 吟 诵 寇 准
(3)各自拼读,找出平舌音和前鼻音的字。
(4)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5)理解词义:
①不用讲解的:山路、自己、艰难、沿着
②举例讲解:称赞、情不自禁、吟诵
③“与、齐”到精读训练时讲
(6)开动脑筋记生字:华路自己与齐称
①让学生各抒已见,然后教者小结:换一换、加一加、部件法、关键法
②各自记生字。
三、作业
1.给括号中的拼音加上调号。
华(hua)山 中华(hua)
2.读读写写生字词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借文悟诗。
教学难点
细读课文,借文悟诗。课文第二段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段由“文”和“诗”两部分组成。
教学手段
谈话、指导、讲解、观察、讨论、练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1.读拼音,写词语
zì j ǐ shān lù huà shān kàn qí
( )( )( )( )
2.说说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更无 举头 山与齐 回首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程度,相机指导。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内容。(相机板书)
2.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时间、人物和事情。
齐读第一自然段。
3.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各自读课文,交流体会:读懂了什么?
(2)学生发言后,
25,咏华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