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有国表示, 夏季高血压患者和家人应采取积极对策, 平安度夏,以下六点可供患者参考: 1. 坚持监测血压牢记夏季高血压降中多变的规律,不要放松对血压的监测观察。如能经常自测血压最好, 不能自测者也应每 3~5 天去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 l 周。如果发现随气温骤变,血压波动明显时,间隔时间就要缩短些。如果发现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措施。 2. 多饮水, 防脱水正常环境温度下, 人一天约需水 2300 毫升,排泄水量总计也为 2300 毫升左右,出入水量维持平衡。然而, 在夏天高温环境里人体的水分排出量可达到约 3300 毫升,大运动量锻炼时体内排出水分则高达约 6600 毫升。因此,要达到体内的水平衡,就要根据排泄量调整饮水量。饮用白开水或含盐不超过 l %的低盐水能有效补充水分。当然也可通过吃水果、蔬菜来补充。应注意的是,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应该养成口渴前就饮水的习惯; 经常少量多次饮水, 而不是一次大量饮水; 运动前后称体重, 每丢失体重 千克, 就要补充2~3 杯水; 尿色深时多饮水; 睡眠时也会丢失水分, 睡前醒后饮用一杯水。 2 3. 注意降温避暑夏季血压波动主要是因为炎热造成的,所以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对策就是避暑降温。可以采取制冷造凉、避暑纳凉、散热降温等措施。现在制冷办法很多, 高血压患者应会科学使用空调,室温不要调得过低,保持在 27~ 28℃就好, 要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其中, 最值得提倡的是浴水散热——游泳。游泳不仅可带走体内过多的热量,有降温除暑之效,还可消耗过剩的营养,降低血脂、血糖,减少脂肪储存,有强身健体之功。 4. 根据血压调整药量一般来说,血压没有过分降低,仍要继续维持剂量服药。一些人夏天血压明显偏低, 这时仍服用冬天的剂量容易使血压降得太低, 于是就容易出现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导致脑梗死或心绞痛发作。因此, 在炎热的夏季, 高血压患者要经常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然后把这些记录及时告诉医生, 医生根据患者监测的结果来调整用药剂量。但是患者绝不可以自己随意改变用药。 5. 老年人不可过度降压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 因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 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 反而得不偿失。 3 6. 生活疗法不可放松如果你已经养成了防治高血压的良好生活习惯,千万不要因为夏季血压有所下降而废弃。你应坚持科学地安排每天的 24 小时生活, 消除危险因素, 保持良好保健习惯。诸如: 早晨缓慢起床, 洗漱后饮白开水或淡盐水一杯, 适当晨练, 耐心排便, 饮食清淡低盐,三餐八分饱,控制体重,睡前烫脚或泡温水澡,保持乐观情绪等, 一年四季都要坚持, 不可在夏季中断停止。夏天高血压病人应注意: 让血压平稳度夏一、注意补充水分。夏天出汗多, 血液易浓缩, 在人们睡眠或安静时等血流缓慢的条件下, 就容易形成血栓。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首先要重视补充足够的水分, 即使感觉不太热时也要时时补水,特别是出汗多的情况下更应及时补充饮料,无糖尿病的患者可加大新鲜水果的摄入量;有糖尿病的人,应以清茶或凉开水为主。半夜醒来时适量进点水, 降低血液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大有好处。二、饮食要科学。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 同时多吃一些含钙、钾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增 4 加禽类及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性食物, 每天饮用一些牛奶和茶。要限制饮酒, 尤其是白酒最好不饮。三、调整降压药物。在炎热的夏季, 由于温度较高, 人的外周血管扩张, 血压较平时降低, 在服药的剂量上应适当减少,尽量选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物。其次,夏季炎热,汗孔开放出汗较多,电解质容易丢失,这时使用利尿剂降压, 容易发生低血钾。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应调整降压药物剂量, 避免血压过低, 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如非特殊必要, 应减少利尿剂及含有利尿药成分的一些复合剂的应用。四、保证睡眠。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血压的昼夜规律。夏天湿热的气候容易使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 而这时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 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因此, 病人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 保证正常睡眠; 要保持心境恬静、情绪稳定。同时, 夏天可选用长效而对正常血压影响不大的生理性降压药物, 确保夜间血压正常,以保护心脑肾的健康。五、时刻注意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尤其是夏季在使用空调的情况下更应注意, 室内空调的温度不宜设置得过低, 否则易使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调节功能紊乱, 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生。不 5 良心理助长高血压高
夏季高血压-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