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生态学系统生态学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可概括为5个方面:
1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重点研究健康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寻求这类生态系统合理性机制;研究生物与其外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自组织的内在规律性等
2 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
对自然、半自然和人工等不同生态系统自调控阈值的研究,以维持其正常运行机制;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局部和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效应;研究生物多样性、群落和生态系统与外部限制因素间的作用效应及其机制。
3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恢复模型及其修复研究
重点研究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逆向演替或生态系统结构、重要生物资源退化的机理及其恢复途径;研究防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失调;研究发展生态农业的途径;研究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研究污染物的处理等问题等。
第1页/共36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4 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研究
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化等;3S(GPS、RS、GIS)系统技术的应用。
5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重点研究生态系统的资源的分类、配置、替代及其自维持模型;发展生态工程和高新技术的农业工厂化;
探索自然资源利用的新途径,不断增加全球物质的现存量;
研究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把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结合起来;
加强生态系统管理、保持生态系统健康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创建和谐、高效、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第2页/共36页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原理及重要特征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与作用
二、生态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要成为一个系统必须具有3个条件:
(1)具有组成系统的若干组成部分;
(2)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
(3)具有特定的功能。
第3页/共36页
系统:组成要素、组分之间相关联(结构)、产生一定的功能
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系统总是由若干个因素组成,整体不等于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子系统合理,大系统不一定合理(马世骏);
系统的非分解性是系统论的精髓,即:“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的局部之和”。
(2)相互联系性:形成了结构,如因果联系结构、制约结构、层状结构等
(3)有序性原则 有序―――无序最终系统可能崩溃;无序―――有序,系统逐渐稳定。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从无序到有序发展。
(4)动态原则:系统有产生、有发展、有崩溃。
生态系统的结构概括起来说,有三个必要的部分:
(1)有两个以上的要素,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各成分与其环境相结合,系统的外界事物是系统的环境;
(3)各成分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结构,形成一个整体。
第4页/共36页
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整体性是指系统的有机整体,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生态系统要素与结构的体现,主要有三个论点:
(1)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
(2)一旦形成了系统,各要素不能分解成独立的要素而孤立存在。
(3)各个要素的性质和行为对系统的整体性是起作用的,这种作用是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越强,就越像一个无结构的整体。
第5页/共36页
反 馈 是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特征。Feedback指系统的输出端通过一定的通道,即反馈环(Feedback lop)反送到输入端,变成了决定整个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具有这种反馈机制的系统称为控制论系统。
反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反馈和复杂反馈
按等级可分为低级反馈和高级反馈
按作用范围可分为主反馈和局部反馈等。
各种反馈类型中,较重要的是按功能而分的正反馈和负反馈。
第6页/共36页
正反馈是增大与中心(位置)点距离的过程。生态系统中某种成分的变化引起其他成分的一系列变化,反过来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成分的变化。
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是使生态系统偏离稳态。例如,某地湖泊生态系统受到污染,鱼类大量死亡。鱼的死亡和腐烂又会加重水域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的死亡。
负反馈是一种不断减小与中心点距离的过程,是不断趋向中心点的行为过程。负反馈是保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机制。草地动物数量增加草地食物供给量减少。
草地动物数量增加
草地食物供给量减少
限制动物数量
第7页/共36页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存在着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
(1)结构与功能是相互依存的,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是基础,功能是要素与结构的外在表现。一定的结构表现
生态学系统生态学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