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和氏献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会人物的剖析,积累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学会带着问题思考;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含义,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和氏献璧 价值连城 坚贞之士 欺君之罪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卞和献璧一共献了几次?分别向谁献璧?每次的结果怎样?
3、了解卞和的经过后,你觉得第几次最令你感动?(第三次)
二、重点读第三次献璧,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默读3-5自然段,并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
1)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2)卞和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3、品读课文内容,读中解疑:
解答问题1,出示相关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1)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2)说说什么是;一连;?(连续,没有停止)
3)假想,一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拼命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渴、饿、噪音疼、疲劳……)
4)卞和此时的心情如何?请读出对卞和命运的'怜惜以及他坚贞不渝的精神的感叹。
讨论问题2,指名反馈,找出相关句子: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出示文言文: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4、齐读第3-5自然段(敬佩地)也可以自愿起立读书卞和和查询者的话。
三、
《和氏献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