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配电柜安装施工工艺
二、主要施工方法、各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
就位时应根据图纸及现场条件确定就位次序,一般情况是以不防碍其他柜就位为原则,先内后外,先靠墙处后入口处,依次将配电柜放在安装位置上。
配电柜就位后,应先调到大致的水平位置,然后再进行精调。先精确地调整第一块柜,再以第一块柜为标准逐个调整其余柜,使其柜面一致、排列整齐、间隙均匀。
配电柜的固定采用焊接固定时,每台柜的焊缝不少于4处,每处焊缝长约100mm左右。为保持柜面美观,焊缝宜放在柜体的内侧。焊接时,应把垫于柜下的垫片也焊在基础型钢上值得注意的是,主控制柜、继电保护盘、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应用螺丝固定。
柜体安装固定完毕之后,即可对柜内设备、二次回路接线及仪表进行调整,使之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
加工前的检查:母线在进行加工前,首先应按照施工图纸对母线的材质与规格期进行检查,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母线表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纹、折迭及夹杂物。用千分尺抽查母线的厚度和宽度应符合标准截面的要求,母线缺陷所引起的截面误差。对于铜母线不应超过计算截面的1%,铝母线不应超过3%,否则应将母线缺陷部分割弃。
母线轿正:安装前母线必须进行轿正,把母线放在平台上或平直的型钢上,用硬木锤直接敲打平直,也可以用垫块垫在母线上,用铁锤间接敲打平直,敲打时用力要均匀适当,不能过猛,否则会引起变形,不准用铁锤直接敲打。
母线测量:施工图纸一般不给出母线的加工尺寸,因此,施工人员在下料前,应到现场测量母线的实际安装尺寸,然后在平台下划出大样或用8#铁丝做出样板,作为弯曲母线的依据,所用测量工具有:卷尺、角尺、线锤等。
首先将母线在平台上调直,选择较平的一面作基础面,进行打孔。螺栓在母线上孔径一般不应大于螺栓直径1mm。打好孔后,应将孔口的毛刺除去,使其保持光洁。搭接面表面要除去氧化膜并保持清洁,涂上电力复合脂,用精制的镀锌紧固件(螺栓、螺母、垫圈)压紧,保证接触严密可靠。
电缆线路排列平面图。
固定电缆用的零件结构图。
电缆清册。
电缆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图纸认真检查各项材料是否齐全,其型号、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不齐不宜急于开工。
检验电缆。电缆拆除运到现场后,就应及时进行检查其截面、芯数、电压等级、保护层结构、长度等应与设计要求相符。附件应齐全,外观不应受损。电缆封应严密。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电缆试验由甲方完成乙方负责验收施工)。
根据电缆头的型式和数量,对所需绝缘材料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连接管、接线端子的规格和电缆线芯是否相符,是否符合加工技术条件。
检查电缆保护板、电缆头保护盒是否足够,质量是否合格。
检查电缆头金具是否齐全,防锈是否合格。
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一般在电缆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予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
电缆沟、隧道,竖井及有孔井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应结束,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应清理于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电缆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应全面结束。
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电缆敷设时,不应破坏电缆的防护层
电力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线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电缆敷设时,不应使电线过度弯曲,并不应有机械损伤。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持点上均固定,水平敷设时则只在电缆首末两端、转弯及接头的两端处固定。
电缆敷设时,应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上磨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套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电缆进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电缆敷设时不宜交叉,而应排列整齐,加以固定,关及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应符合下列要求:
标志牌应注明线路编号(当设计无编号时,则应写明规格、型号及起止点);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标志牌的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且挂装牢固。
、工具、电缆终端盒或中间接头的壳体等均应在施工前准备齐全,并均须经过检验合格方可应用。施工前还应再次做好对线路的核对工作。
、干燥、光线充足,严禁在雾或雨天施工。
,必须连续进行,时间越短越好,以防绝缘吸潮。
,不允许损伤线芯和应保留的绝缘层。
,并保证必要的电气间距和合适的弯曲半径。
,应与系统核对相位,确认无误后方可结束工作。
(一)电力管
配电柜安装施工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