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咏鹅》这篇课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学生已经会背这首诗。所以本课教学我把目标放在: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态、动作,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按照诗的节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采用的形式有看、说、读、演、唱、画。整堂课下来学生轻松愉快,基本上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后反思,我对本课教学做如下小结。
成功之处:
1、谜语激趣,故事导入。
导入新课前,我先和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而谜底就是大白鹅。这个环节较快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是看图说话。出示一只白鹅水中游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它美吗?美在哪?接着,我为孩子们描述了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写诗《咏鹅》的故事,由于听的是同龄孩子的故事,学生个个听得入了神,由此导入新课,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学习兴趣盎然。
2、画上添色,指导观察。
这个环节中,我将一张无色彩的鹅一边朝天叫一边向前游的画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鹅的感知给画涂上颜色。涂完后,再结合古诗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教师适时点拨“作者先看鹅的脖子,再看到鹅的身子,最后看到的是鹅的红掌”,引导学生明白这是按从头到脚的顺序来写鹅的,并启发学生平常观察事物时也要有一定的顺序。此外,利用这张画,老师指着鹅的不同部位分别说出意思,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这样学生又一次加深了鹅的美好形象。此环节我认为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3、以读激情,启发想象。
古诗的朗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朗读训练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范读、小组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形式,给学生创设美的意境。现时,许多新的念头在孩子们脑海中闪现,充满了创造热情。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表演的环节:一位同学当大白鹅,根据诗中的描绘做着动作;另一位来作诗人,一边观赏着鹅一边吟诗。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大胆想象,尽情表演,课堂气氛活跃。
4、拓展延伸,激发情趣。
在学生进行读、演、唱之后,出示鹅的其它模样的图片,学生欣赏,再动手画一画自己心中喜爱的
《咏鹅》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