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
: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
: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
: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6的乘法口诀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9的乘法口诀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扩展资料: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