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三年级《周长》数学课例分析.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课例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进行了周长含义的教学,学生通过自学及老师点拨,总结归纳出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随后我又用了大部分时间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研究一些图形的周长如何测量和计算,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出现的问题是把时间浪费在用线绳等工具去测量圆等图形上(用了15分钟),这样导致教学内容偏离重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我感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偏差,没有把重点放在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上。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有两个教学重点,分别是周长的含义和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组织学生自学周长含义并提出了自学指导,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自学指导的3个问题进行组内交流。但是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而是急于给出结论。接下来我又组织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没有把长、正方形周长的探究作为重点,而是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圆等图形周长的研究上。最后由教师点拨完成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通过反思,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分为两个周期:
第一周期1、出示自学指导(一);2、认识封闭图形;理解周长含义;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第二周期1、自学指导(二);分析一些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小组合作;教师点拨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的优化;练习巩固。
三、教学效果的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亮点在于我把知识树呈现给学生,这样清晰地将本单元的知识重点有层次地提出,帮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是:由于在圆等图形的周长测量上浪费时间过多,导致本节课拖堂,而且学生没有充分时间去练习。

执教者:刘 颖
2014年5月
附录一:
修改前的教案
课题: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长》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封闭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并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
方法过程
通过观察图形和亲手测量,增加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教材掌握知识,不会的问题通过相互讨论和老师点拨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环节
1、明确目标,自学新知。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教师点拨,突出重点。
4、指导练习,总结全课。
教学用具
各种图形,绳子(分装在学具袋中),直尺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明确目标,自学指导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和学生回忆进入第三单元以来都学了哪些知识,出示知识树。
2、引出周长这一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周长的含义,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出示自学指导
(1)    从你身边找一找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想一想什么叫封闭图形?
(2)书上第41页的8个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吗?请你用手指一指它的周长。
(3)你自己会总结周长的定义吗?
组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和

小学三年级《周长》数学课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2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1-06-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