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840—1949)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内容:①割香港岛;②赔2100万银元;③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允许在通商口岸驻领事;⑤中英协定关税
影响: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②赔2亿两白银;③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影响: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内容:①;②严禁中国民众反帝;③拆毁大沽到北京通海沿线炮台,允许各国在沿线驻兵;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由各国驻兵;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影响: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近代化的起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洋务运动:19C60S—90S。“师夷长技以自强”。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自强;求富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最早的近代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第一个民用工业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评价:消极——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起来
积极——引技术,办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推动近代化进程
2、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894
建兴中会
美国
檀香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05
建同盟会
日本
东京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
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均地权”
后阐述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1911
领导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胜利后,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称辛亥革命
1912
建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南京
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①积极: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局限: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初级中学二年级历史第一学期上册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