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节 颅内压降低reduced intracranial pressure.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节 颅内压降低reduc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临床常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疲倦乏力和精神障碍等表现。
  【病因和机理】
  引起颅内压降低的原因分为两类:即原发性与症状性,原发性者病因不清,症状性者多见于颅脑外伤后,长期使用高渗脱水剂,胰岛素休克治疗后及颅内血管痉挛致脉络丛分泌受抑制,使脑脊液产生过少等。
  【临床表现】
  低颅压临床表现几与高颅压无法区别。起病可呈急性亦可缓慢,表现有头痛、头昏、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疲倦乏力等。部分患者可有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视神经乳头郁血,边缘模糊。体征有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鉴别诊断】
  (一)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简称PIH) 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女无差别,起病可急可缓,头痛轻重不一,位于颈枕部居多,可向额顶部放散,亦可延至肩背,直立及头动时加重,平卧后缓解。可伴不同程度的颈强直、头前屈时疼痛,阳性Kernig性,以及外展神经不全麻痹等体征。除头痛外常有头昏、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亦可有轻重不一的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精神障碍及发热、多汗、血压波动、直立位心动徐缓、晕厥发作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二)颅脑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cramiocerebral trauma intracranialhypotension syndrome)当发生开放性颅脑外伤或中、轻型闭合性颅脑外伤后,可因①脑脊液鼻或

第二节 颅内压降低reduc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