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词牌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为避祸进入四川前被迫将杨贵妃赐死。当他们到达斜口时,阴雨已经下了十多天,唐玄宗栈道中听到铃声,加上对杨贵妃的殷切悼念之情,于是创作了《雨霖铃》曲,用来寄托对杨贵妃的无尽的思念之情。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断肠声”即指此事。
一、解题
哀婉
凄清
《雨霖铃》的曲调特点: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三、听录音。
1、给生字注音;
2、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时间,地点,天气情况,构成了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伤感,无可奈何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难舍难分的离别过程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别场景抓住了特定的动作情态表现人物内心的巨大痛苦:执手、泪眼、凝噎。
白描手法勾勒细节,拨动心弦,引发共鸣。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对别后情境的想象 ,前途渺茫。
承上启下
收束写情景开启写心情
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
离别环境
离别场面
此去行程
寒蝉
长亭
骤雨
烟波
暮霭
楚天
离别难
离别时的情景
冷寂幽清
缠绵凄恻
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实)
(虚)
(实)
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
上阕
“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主旨
进一层
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
多么难以忍受!
愁意浓浓
《雨霖铃》课件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