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实验报告.docx电装实习课
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收音机的调试与装配。
2、 提高读整机电路图及电路板图的能力。
3、 掌握收音机装配流程,提高焊接工艺水平。
二、 实验内容:
1、 学习元件测试与识别与筛选。
2、 学习电路器件焊接与结构装配。
3、 学习测量仪器使用与电路调测方法。
4、 通过对整机的电路分析,学习电子产品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5、 故障判断及排除。
三、 实习器材及介绍:
电烙铁。
工具箱:工具箱内装有斜口钳、螺丝刀、镶子等必要工具,收音机套件一包(,焊锡 丝。
两节5号电池
4..F40型DDS信号源
四、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1、组成框图
幅信号 465kHz 幅信号 信号 号
2、特点
超外差收音机先将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此信号的频率高于音频信号频 率,其频率固定为465kHz。山于465kHz取自于本地振荡信号频率于外部高频信号频
率之差,故成为超外差。
即:
—九)(本振)
~fs
(周频调幅信号)
455kHz lkHz~ 535~1605kHz
中放可采用窄带放大器。可以较容易地实现很高的增益,工作也比较稳定。能获得 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直接放大式的高放必须采用宽带放大器,在增益要求较高的情 况下其实现较为困难,而工作也不稳定。
中放级采用窄带放大器,经多个谐振回路选择。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较高的信噪比。
由于不论哪一个电台的广播信号,在接收中都变成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在放大,因 此,对不同电台具有大致相同的灵敏度。
3、CXA1191集成电路收音机电原理图
4、AM工作原理
中波调幅广播信号山磁棒天线线圈L1和四联可变电容中的C3构成的调谐回 路,选择的电台信号送入IC第10脚。本振信号山振荡线圈14和四联可变电容中 的C4与IC第5脚的内部电路组成的本机振荡器产生,并与由IC第10脚送入的 中波调幅广播信号在IC内部进行混频,混频后产生的多种频率的信号,由IC第 14脚输出,经过中频变压器T1 (包含内部的谐振电容)组成的中频选频网络及 455kHz陶瓷滤波器CF1双重选频,得到的455kHz中频调幅信号耦合到IC第16 脚进行中频放大,放大后的中频信号在IC内部的检波器中进行检波,检出的音频 信号由IC的第23脚输出,经C20耦合进入IC第24脚进行功率放大,放大后的 音频信山IC第27脚输出,推动扬声器发声。
5、FM工作原理
由拉杆天线接收到的调频广播信号,经Cl、C2、L5、C3耦合,使调频波段(88〜 108MHz)以内的信号顺利通过并到IC的第12脚进行高频放大,放大后的高频信号被 送到IC的第9脚,接IC第9脚的L2和四联可变电容中的C1组成调谐回路,对高频 信号进行选择并在IC内部混频,本振信号由振荡线圈L3和四联可变电容中的C2与IC 第7脚相连的内部电路组成的本机振荡器产生,在IC内部与高频信号混频后得到多种 频率的合成信号由IC的第14脚输出, ,经放大后的中频调 频信号在IC内部进入FM鉴频器,IC
收音机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