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课程.doc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篇一: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通信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网络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具有特色。能在本领域中从事通信设备和系统设计、研究和开发以及运营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和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动态;
7、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寻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学校鼓励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最低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修读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须修读之课程,计40学分,其中体育、军事理论 和计算机基础(第一阶段)试行通过性考试;
2、学生须从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分别选修4、2、4个学分共修读10学分;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一个公选课学分。
3、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共设5门计25学分,前3门为学科大类基础课,后2门为学科专业基础课;
210
4、专业必修课程共设7门计27学分, 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 5、"通信前沿导引"为学科导论课程,以讲座形式分散安排在各个学期;
6、本专业设置3门双语教学课程(计划表中带*号者),未参与双语教学的学生必须修 专业英语课程;
7、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须按如下规定至少修读48个学分:
①限选课修读45个学分:主选组为全体学生必须修的限选课程,计34个学分。另外再从"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三个方向模块课程中,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读该模块的全部5门课程(11个学分)。
②任选课修读3个学分;学生可从本专业课程计划表中二个任选课模块、限选课中自己未选择的方向模块、本系其它专业提供的选修课程、学校公选课程以及外院(系)校提供的选修课程中修满学分。
8、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设计)为全体学生之必修课程; ①生产实习4学分;
②毕业设计14学分,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定选题,毕业论文实行答辩制度;
③课程设计与实践技能2学分。第二学期安排一周,内容为金工与电子工艺实习;第五学期安排一周,内容为课程设计或科技制作与活动。
五、课程结构比例表
六、课程方案表
211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表一
212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表二
七、通信工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说明
1、学分要求
辅修专业:须修读本专业课程方案表注栏中代号为1的所有课程,共10门,计 31学分; 双专业:除修完辅修专业规定课程外,还须修读本专业课程方案表注栏中代号为 2的4门课程()。;
双学位:在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修读本专业课程方案表注栏中代号为3的5门课程(计12学分)。。
2、 修读期限
辅修专业:原则上在四年内修完全部课程
双专业、双学位:若在四年内尚未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修读双专业的可延长一年学习时间,修读双学位的可延长两年学习时间。
3、其它问题
与实行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有关的其它问题,如入学条件、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学位授予、收费标准等,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八、课程简介 (另订成册)
214
篇二:通信工程主要课程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详解
1、课程名称:电路分析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大规模电路分析方法;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二阶电路;交流动态电路;电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的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等。
2、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