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经验:先报家门。初试成绩 385 ,第五。数学 134 ,英语 73 ,政治 71 ,专业课 107. 整体过程。没有订计划, 但是对于什么时候完成什么任务自己心里是有谱的。从三月就占了考研座位, 然后三月到五月, 其实没有复习什么。就把数学的教材看了一遍, 课后题也做了, 主要是找找感觉。连单词都没有背一遍, 等于没看。七月 16 号正式返京复习, 当时自习室气氛很好。第一天自习遇到了整个考研期间最重要的三个人。 Eva , Emily 还有 SX 。七月到八月末,我把数学复习全书做了两遍,还有线性辅导讲义还做了一部分 600 题。每天早上一个小时背英语单词, 然后就开始数学, 一直到晚上九点半。中午午睡半小时。下午抽一个小时看专业课, 一个小时英语阅读。几乎整个暑假都是数学的, 这也给我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我喜欢把每一学科集中到一定时间内集中突破,不喜欢每天安排一点点地学。因为到后来,我的数学几乎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在保持感觉。九月上半月几乎什么都没学, 一些特殊的事情发生, 就耽误了考研。从九月下半月到十月是专业课和英语时间, 上午一个半小时背单词,然后两个小时数学做 660 题,之后就是数学真题。然后就是看专业课,背专业课, 默写专业课。然后是英语真题。一直到晚上十点半都是专业课和英语。十一月开始就是复习时间了,数学每天一套 400 题,轮流两遍。专业课开始了案例讨论,一星期两个案例,外加继续背和默写。这个时候英语开始琢磨真题,读真题,每星期两套张剑 150 提高篇。还有开始看政治了, 边看边写 1000 题, 一天一章。小章都合成一个一天看。之后 100 0 题做了第二遍, 随之开始的是风中劲草的核心笔记细看, 以及核心考题。全部做完, 上面的真题看了第二遍。十二月一日,做了一个很详细的复习计划。所有的复习都在 25 号结束。计划是按每科的知识点来的,比如,专业课是 3 号之前把所有的案例整理一遍,理清思路, 并把常用的模型,比如战略,跨国并购整理出来。 4 号看管理学 1-5 章, 5 号到八号看剩下的。主要是为了理清楚知识框架。组行是 9 号到 15 号, 先做真题, 然后把金圣才笔记全部默写一遍。划出最经常出题部分以及为考察知识点部分。 16 号到 20 号是营销管理, 把框架和笔记再默写一遍。十二月后,开始准备英语作文,每周两篇大作文练习,看半小时单词, 两篇真题。数学回归全书,结合 400 题开始过知识点,线代概率论和微积分分别是 3天,3 天,9天。政治背风中劲草了。然后 20 天 20 题出来了疯狂背这个。整本背, 默写自己简化的框架型知识点。肖四任四也是。 25 号之后有点抓瞎,计划结束的太早,有点无所事事和慌张。我1 号才又恢复状态, 主要是一遍一遍的翻笔记了、知道考试。4 号入住勺园,5号 6 号考试。数学:我的数学底子很差。大学数学成绩都是 70 80 的。并不影响考研,从头学起。三月到五月零零散散的看完了课本,找回感觉,做课后题。 7月 16 号开始复习全书,一直到 8月 27 号。两遍, 每天 40 页的复习全书, 集中突破数学。先易后难, 我是先看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做了两遍之后, 开了复习全书, 也是先线性代数, 当时还特虔诚来着, 焚香沐浴的。结果等我概率论做完了, 我才发现, 开错书了。不是二李的,
sharon初试经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