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1.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用指向标定向法:,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阅读大洲地形图,、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
—: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单位是毫米(mm).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