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历史必修三选择题练习.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必修三选择题练习本文由 s01211121 贡献 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11 徐高历史冲 A 高二历史必修三选择题练习第一单元 1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①“克已复礼”②“为政以德”③“节用而爱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B、“义”D、①② C、“礼”D、“信”“仁”2、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3、孟子被称为“亚圣”,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D、十分崇拜孔子, 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4 、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D 、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B 、学习内容为儒学五经 D 、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D 、王阳明 D、“致良知” 5 、下列关于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兴办 C 、为贵族官僚所垄断 6 、北宋时期的儒学代表是 A、程颢、朱熹 B 、朱熹、王阳明 C 、程颐、程颢 B、“心性论”7 、下列不属于程朱理学主要内容的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C、“理气论”8 、下列关于朱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他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B、他的著作是《五经正义》C、先有物后有理是其思想核心 9、下列关于王阳明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提出了“心性论”的主张 C、提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10、下列对程朱理学的表述, 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 C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维护等级秩序 D 、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 11 、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 B、“仁”的学说 12、下列关于李贽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他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C、他肯定道家学说 B、他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 D、他肯定农民起义 2011 徐高历史冲 A1D 、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B 、把儒学发展成为“心学”D、提出“致良知”的思想 C 、心即理性 D、“心性论” 13 、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自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事之至论”的进步思想 2011 徐高历史冲 A 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4、下列属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主张“人民为主”C、反对重农抑商 15、提倡走出门户, 到实践中求真知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B 、具有明显的反封建专制色彩 D 、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现 16、顾炎武的“亡国”不同于“亡天下”的思想 A、其实质是“精忠报国”C 、具有强烈的反清思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主张“经世致用” 17、 2002 年来自海内外 100 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于湖北省麻城市纪念一位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虚伪的思想家并展开其思想研讨会,该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 、王夫之 C 、李贽C 、抨击君主无能 D 、顾炎武 D 、抨击君主专制 18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 、抨击封建主义 B 、抨击中央政府根源在于 A 、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20 、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21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C.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异端”自居 C. 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B. 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B. 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D.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明朝 B 、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 D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9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 22、明清之际, 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 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23 、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 24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 A 、黄宗羲、顾炎武、李贽 C 、黄宗羲、顾炎武、朱熹 25 、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 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26、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反映了孟子 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 .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

高二历史必修三选择题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