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RIP 1 理解并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RIP 本章学习目标 理解并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RIP 理解 RIP 的路由更新报文的结构 理解并取证:动态路由协议 RIP 的工作原理 概述 RIP 两个版本的区别 理解 RIPv1 使用广播更新路由与 RIPv2 使用组播更新路由的区别 理解 RIPv2 为什么支持 VLSM ,而 RIPv1 为什么不支持 理解关于 RIP 的路由度量值 2 RIP (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简称 IGP ),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矢量距离( Distance-Vector )协议,一种单纯的向邻居路由器发送自己路由表中路由记录的动态路由协议,它不关心自身路由表中的路由的链路状态及其它情况。 RIP 这是一种矢量距离路由协议,换而言之, RIP 的路由协议是有距离和方向限制的, RIP 串接的路由器最多不能超过 15个。 理解并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RIP 3 如图 1所示,路由器只会把自己直连的子网放入到自己的路由表中,如图 1中 R1 的 、 、 ,当然 R2 也不例外。 R1 与 R2 相互通过广播或组播将自己的路由表告诉给对方邻居路由器,如 R1 通知 R2 它自己有 、 、 的子网,然后 R2 将 和 的子网放入到自己的路由表中并将其路由度量值加 1(经过一个路由器就加一跳), R2 执行相同的公告,最终达到路由同步,这只是一种便于理解的宏观说明。 理解并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RIP 图1 4 如下图 2所示为 RIP 路由更新报文的结构。 理解 RIP 的路由更新报文的结构图2 5 关于 RIP 更新报文每个字段的意义如下所述: ? IP首部: 指示发送 RIP 路由更新报文的源 IP地址与目标 IP地址,一般情况下,源 IP地址为始发路由更新消息的路由器接口 IP地址,通常是一个单播 IP地址,如果是 RIP 版本 1那么在 IP首部中的目标 IP地址是 (广播地址);如果是 RIP 版本 2那么在 IP首部中的目标 IP地址是 (组播 IP)。? UDP :指示 RIP 的路由更新消息被 UDP 报文所封装,目标端口与源端口都是 UDP 的 520 号端口。? Command :该字段指示 RIP 的消息类型,取值范围是 1或者 2,如果是 RIP 的路由更新请求就是类型 1,如果是 RIP 的路由响应消息就是类型 2。? Version :该字段指示 RIP 的版本,有两个取值:一个版本 1;一个版本 2。? Address family ( AFI ): 一般情况下该字段被设置为 2,一个例外就是:如果是请求整个路由表而不是具体的某条路由记录,那么该字段被设置为 0。? IP address :该字段指示被执行 RIP 路由更新的具体 IP子网。? Metric :该字段指示 RIP 的路由度量值,以经过路由器的个数作计算。 理解 RIP 的路由更新报文的结构 6 对应的数据帧取证如图 3所示。 理解 RIP 的路由更新报文的结构图3 7 理解并取证:动态路由协议 RIP 的工作原理图4 8 第一步: 如图 4所示,网络中的 RIP 路由器 R1 向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发送 RIP 的请求消息,该消息的目标地址是广播地址() 或者是组播地址( ),那么到底是使用广播还是使用组播?这取决于 RIP 的版本,如果是版本 1将使用广播,如果是版本 2将使用组播。 RIP 的请求消息用于在 RIP 路由初始化时请求邻居路由器的整张路由表,在这种情况下, RIP 请求消息的地址族标识字段值为 0,度量值为 16的单条路由,具体请求消息的数据帧如下图 5所示。 理解并取证:动态路由协议 RIP 的工作原理图5 9 理解并取证:动态路由协议 RIP 的工作原理第二步: 收到 RIP 请求消息的路由器将以单播的形式回应一个响应消息给始发路由器 R2 ,并将自己的路由信息传递给路由器 R2 ,关于 RIP 路
rip动态路由协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