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 愁[34].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 愁
余光中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的音乐之韵和结构之美。

,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主题,感受诗人爱乡爱国的感情。
,欣赏本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乡愁,是中国诗歌当中永恒的主题,其中不乏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描写乡愁的诗句。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大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介绍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三、倾听乡愁,想象画面。
四、试读乡愁,指导朗读。
:
1)注意节奏,注意重音。 2)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真挚
3)读出感情:
一、二节,语速要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啊”读作轻声,相当于“呵”,读出生死离别的伤感;
第四节,音调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一字一顿。

五、再读诗歌,品味乡愁。
(1)可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来“乡愁”一直萦绕在心头?分别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
(2)这四个人生阶段诗人又因什么愁?
小时侯——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长大后——新婚离别思念娇妻
后 来——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现 在——国土分裂忧思绵绵
(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些事物上?
(4)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
六、再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托物抒情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节于节,句与句均匀、整齐,长短句交错变化。一表现为音乐美。音韵

乡 愁[3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