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 愁[39].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 愁
教学设想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开展教学,使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料丰富起来,使学习更加多姿多彩。
本节课主要通过访问语文教学网站,让学生在网站内进行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课文分析、相关图片及音频资料、相关文章等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
《乡愁》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并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九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积累诗歌阅读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有一定的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标注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
能力目标:通过网络网站的资料查找,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美。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
乡愁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学生访问网站
进行诗歌赏析
教师讲授新课
五个环节教学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判断评价
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前听歌曲———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导入新课:有人这样说,拿起一本中国的诗集,轻轻抖一抖,便会从中落下许多个“愁”字来。于是,海上明月是愁,人在天涯是愁,无边丝雨还是愁,举杯消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
一缕乡愁从唐诗中飘来,缠绵多少相思的河畔;一缕乡愁向宋词中飘去,惊醒多少游子的安眠;而正是这缕乡愁啊,又引发了远在台湾的著名诗人
余光中先生怎样的乡愁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乡愁诗人余光中,一起赏乡愁经典,品浓浓乡愁。
二、讲授新课
1、走近诗人余光中
师:首先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一站风景:一起走进诗人余光中。
生 点击:“走近诗人余光中”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历程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饱含深情读乡愁
师:明月别枝柳梢头,斟满一杯乡色酒。让我们饱含浓浓的深情,进入本节课的第二站风景:饱含深情读乡愁。
生 点击网站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倾听乡愁
要求仔细聆听,感受诗中的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便是十分”。这虽是古人的玩笑话,但也足见读的重要。
师:请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这首诗,选择你最喜欢的朗读方式,伴着旋律,饱含

乡 愁[3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