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乡关何处是
——《借物抒情表乡愁》教学设计
金羊镇九年制学校 严喜梅
【议题】
借物抒情表乡愁(确定议题)
【群文篇目】
《乡愁》 《乡愁》 《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集体研读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品味诗语,体悟“乡愁”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优
质的母语语感。
自主研读席慕蓉《乡愁》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通过聚焦题旨,前后勾连的整
合理解,归纳概括“乡愁”丰富深沉的内涵,进而提炼借物抒情的手法,提升学生全面、准确理解文本的能力。
通过有关“乡愁”的小练笔,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促成学生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亲近
与感悟。
【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乡愁”丰富深沉的内涵,掌握诗歌借物抒情的手法 。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对照式拓展阅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前置学习:1 课时)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感乡愁
课前播放“经典咏流传”《乡愁》歌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采英撷华,品味情语
1.【自主学习】
任务:余光中的《乡愁》中,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情感变为具体可感的?诗歌中的
一组意象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请具体分析。
(学生:围绕任务完成阅读、思考)
三、聚焦题旨,提炼手法
1.【合作探究】
任务:阅读赏析席慕蓉《乡愁》和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探究这两首诗歌中乡愁
的内涵是什么?作者将自己的乡愁寄托在什么事物中?(集体建构)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篇目
抒情载体
乡愁内涵
余《乡愁》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到深沉的爱《乡愁》
清笛 明月
没有年轮的树
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到“永不老去”的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思乡情感。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众多密集的意象准确地表达出诗人作为羁旅游子的无限凄凉悲苦之情。
提炼得出三首诗歌的抒情手法:借物抒情(达成共识)
四、唤醒体验,深悟乡愁
任务:选择一种(或多种)你熟悉的事物,以此为载体,写一写你心中的乡愁。(开放性)
五、深情结语
乡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