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21课~第25课]
文学常识:
第21课《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第22课《短文两篇》:㈠《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朝中晚期诗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㈡《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第23课《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明末人。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mí勒,袒胸露lòu乳rǔ,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zhuī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bān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第24课《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讲述的是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杜甫,唐代诗人。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诗史”。《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望岳》、《春望》、《石壕吏》分别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字词注音:
豁huò然
俨yǎn然
怡yí然
阡qiān陌mò
德馨xīn
遂suì
淤yū泥
垂髫tiáo
袒tǎn胸
案牍dú
亵xiè玩
二黍shǔ
箬ruò篷
濯zhuó清涟
篆zhuàn刻
石青糁sǎn之
罔wǎng不因势
八分有奇jī
多髯rán
横卧一楫jí
天启壬rén戌xū
选贤与jǔ能
讲信修睦mù
矜guān寡孤独
男有分fèn
货恶wù其弃
青未了liǎo
决眦zì眼角
浑欲不胜簪zān
老妪yù戍shù守
幽咽yè
词句变化
J通假字
①便要回家:“要”通“邀”,邀请。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③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④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
⑤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后。
⑥选贤与能:“
初级中学二年级语文(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