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初探 侗族.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初探 侗族.doc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初探 侗族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运用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当地学校德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我校地处侗族地区,经过多年的摸索,在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一、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基础1 激发学生学习侗族音乐兴趣是关键我校师生95%都属侗族,受本地浓厚侗族文化的熏陶,大家都以会唱侗族歌曲、会弹侗族器乐而自豪。因此,从2003年开始每班每周安排一节侗族音乐课,由三位侗族音乐教师来任教。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仍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进一步激发学习侗族音乐兴趣,对于学校通过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让侗族音乐走近学生,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侗族音乐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歌曲欣赏―歌词理解―体验―,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歌词大意非常重要,这是学习侗族音乐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创设好的音乐情境,可以让学生融入侗族音乐场景中,从而体验、感受侗族音乐。优秀侗族歌曲的音像资料在情境创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校的侗族音像资料丰富,内容大多来源于本地,熟悉的歌手,熟悉的服装,熟悉的歌,特别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使用音像播放进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学习侗族音乐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观。2 领导重视、教师努力是实施德育工作成功的保障由于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我校把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德育整体计划,纳入学校的校务工作安排,与政教处、团委的活动结合起来。领导对侗族音乐德育作用的认同,大大提高了侗族音乐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让学校各科教师都能关注、支持开展侗族音乐教育工作。教师走村入寨积极收集、整理侗族音乐素材,认真做好反思,结合课程标准不断进行教学实验,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教学论文、德育论文,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实施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1 演唱侗族歌曲,在演唱中接受教育侗族音乐蕴涵丰富的德育素材,大多的侗歌是传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具有很深的思想教育意义。比如, “父母歌”歌颂父母的辛劳,教育儿女要学会报答父母恩情; “鼓楼大歌”叙述侗族先辈们开山立寨,建造鼓楼,改造自然和战胜自然的经历:各村寨不断改写填词的“多耶”,歌唱日新月异的侗族新生活,叙述民族团结,倡导和谐共处……这些歌曲能引人辨别真、善、美,学生在演唱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侗族大歌是侗族歌曲中的精髓部分,它没有指挥,没有伴奏,以纯原生态的多声部演唱。演唱时,需要演唱者的默契配合,心灵相通才能唱出和谐之音。所以教学生演唱侗族大歌时,无形中又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力量,同时更体验到团队协作的成功喜悦。侗族大歌的旋律优美动听,内容大多模仿大自然的各种和谐之音,因此也被称为“天籁之音”,让学生在学习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如《蝉歌》中的结束句“朗、朗、朗朗……”《布谷催春》中的“嘟谷、嘟谷……早出门,嘟谷、嘟谷,催人早耕种……”等句,寓意深远,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了侗族人民爱护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德。学生在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共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初探 侗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6-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