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畈村实地考察报告
当我们下车踏上南漳市余畈村那片土地的一瞬间,雨水洗刷过的清新空气,带着翻新的泥土的气息,使人精神为之一怔!关于此次南漳市余畈村之行,我们带着很多问题,带着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种设想进行了走访。当今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次调研,我们小组通过组织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入户等方式征求了50余人的建议和意见,对余畈村村民对待新农村建设的想法和认识提出如下思考。
一、基本情况
余畈村位于襄阳市南漳县城关西南区,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中方公里 ,有1783口人,分为5个小组,有431户人家,,但是地质条件都很差。我们一行38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这个纯朴的小村庄进行了实地考察,当地朴实的农民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二、存在的问题及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经余畈村吴书记介绍,我们得知村里有十几个养猪大户,2017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现在已初成气候,村里给于了很大的支持和保护。除此之外,还有村民也自主创业在自家院子里养羊养鸡,发展小规模个体经济。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每家每户都有自家的宅子院子,却都掩着门户,原来正是耕田时节,大妈大叔都在田里忙着,小孩跟在边上不断地帮忙倒水、拿衣服,跑前跑后。跟大多数农村一样,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余畈村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700多年轻人全部输出,到广州、深圳、上海等各南方大城市去打工,而耕地却也没有闲置,由留在村子里的人包种着,但大多数都是老人。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使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是,余畈村也面临着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问题。
从新世纪以来,余畈村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但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漏洞,村民的知识水平有限,都不是很了解医疗合作保险的意思,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给他们耐心的讲解,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是指由各级政府组织引导、农村居民自愿参加、集体扶持、财政资助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互助共济的基本医疗制度。村民享受合作医疗规定范围内的医药费补偿,享受辖市、区内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的免费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以及优惠健康体检,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对合作医疗工作有知情权、建议权、选
择权、监督权等。村民的觉悟性很高,一会便听懂了其中的意义。关于新农村新医保,大家都认为很有必要普及这个知识。
农村教育工作在余畈村就显得比较急迫,村子里的小学教室破旧,冬不能避寒,夏不能避暑,与同在一个院子里的村委会的房子都不能比。由于我们去的时候是周末,孩子们都放学回家了,我们没见到他们,书记说只有学前班和一年级在这里,其他的孩子还要跑到更远的镇中心小学去就读,而且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也听到村民们不断地抱怨,小孩子走5里路去上学,且不说路途远,就是安全问题,也够大人担心的,每天辛苦劳作的同时,心里还要记挂着孩子是否安全到了学校或是已经回到家了。下面这张照片是当时
余畈村实地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