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答谢中书书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再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背诵并默写课文。掌
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了解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借
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
自然思想感情。
1、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
( 今江苏省江宁县 ) 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
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
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
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
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
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文体简介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
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
节奏、韵律、情调。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山川 / 之美,古来 / 共谈,高峰 / 入云,清流 /
见底。两岸 / 石壁,五色 / 交辉。青林 / 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 / 将歇,
猿鸟 /乱鸣 ; 夕日 /欲颓,沉鳞 / 竞跃。实是 /欲界之仙都。自 / 康乐 / 以
来,未复有 / 能与 (yu) 其奇者。
反复朗读课文。 ( 学生大声朗读,选一学生读、学生齐读,品
味四字句的节奏。
(二)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
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解释下列词语 (1)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
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2) 四时:四季。
歇:消散。 (4) 夕日:夕阳。 (5) 颓:坠落。 (6) 沉鳞:潜游在水
中的鱼。鳞,指代鱼。 (7) 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
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 (8) 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
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 (9)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奇:指奇山异水。
全文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
啊。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
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
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 ; 夕阳快要落山的
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
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答谢中书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21-06-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