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期间老兵政治教育
直面问题,着眼实处
——退伍老兵专题教育
一年一度的退伍安置工作又在紧张的进行当中了。退伍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而人生的重大转折期,也是各种问题频发期。面对地方日益严峻的安置形势,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顺利完成人生的重大转折?这是待安置的退伍军人普遍关心而又为之困扰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的“老军转”,想在这里送给战友们几句建议和忠告。
有“四忌”:忌无所谓,切忌既不学习政策规定,也不提前准备筹划,成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对转业安置抱着听天由命的心理;应对考试认真准备,近年来,很多地方有规定,复转军人要采用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复转军人由于部队工作的特殊性,对专业知识接触较少,所以要尽量多阅读相关书籍,找以前已经复转的战友取经,集中精力,认真准备,用心复习,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以优异的成绩接受挑选。忌随大流,切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整体忙于打听别人怎么想、怎么定,胸无主见;忌常反复,切忌考虑问题不深不细,决心定不下,去向志愿一日三变,结果错失良机;忌存侥幸,切忌不在政策框架内确定意向,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惜弄虚作假,最终给安置造成被动,给个人带来损失。
退伍军人是一个拥有优秀政治品质、严明组织纪律、顽强拼搏精神和良好社会形象的群体,在部队为驻地争光,回家乡后又为当地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要达到这种结果并不轻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静下心
一旦确定退伍,许多老兵都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和顾虑,出现心理不适现象:有的心理准备不足,对突然要离开熟悉的军营生活感到落寞惆怅;有的不能正确对待组织决定,对安排自己退伍存在抱怨抵触心理;有的对能否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没有信心,整天焦躁不安,无所适从,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势必对后期的安置造成影响。这时候最需要的是退伍老兵的自我调节能力。
1、要正确对待部队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我们曾在此工作学习生活。部队培养了我们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性格、雷厉风行的作风。不管怎么说,部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要善待这段经历。要多想一想组织的关心培养,多想一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道理,多想一想共同酝酿的同志情战友爱,多想一想摸爬滚打铸就的坚强意志和过硬素质,使自己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知足、自信的心,以平常的心态、平静的心情面对转业,自觉服从组织安排。
2、要是对待地方
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之不易,我们退伍军人一定要认识到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一定要认识到国家有关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但肯定会有时序先后和地区差异;一定要认识到在创业过程中既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又要做到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一定要看到
实际上退伍老兵在部队的一些好的优良传统尽可以在地方一显身手,地方许多单位都活跃着一批退伍老兵,他们都是各单位的领导或骨干。
3、调整心态,保持激情,主动释解压力
第一,健康良好的心态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也是复转军人到地方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经过部队几年或十几年的培养和教育,复转军人具有政治觉悟高、组织观念强、整体素质好等优势,这些都是适应并做好地方工作的基础,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再次,要增强到地方工作的信心。地方与军队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又是相同的。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凭借军旅生涯锻造出我们特有的自强不息、勇于攀登、奋力进取的精神,以及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再加上个人的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就一定能够在地方显身手、再创辉煌。
第二,要加强与外界特别是亲友、战友的交流,使自己的心情在不断交流中得到释放。复原转业毕竟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家人可能理解也可能不理解,可能支持可能不支持。我们应该利用这段时间与家人朋友加强一下沟通,争取支持与理解,而且在复转安置问题上要多听取家人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第三,要保持有规律的健康生活,加强运动,防止因身心懒惰而封闭自己;要学会自己创造快乐,自己寻找乐趣,切实看到人生转折中蕴藏的机遇,鼓起迎接新挑战的勇气,以积极自信的心理看待退伍。
二、安置政策规定要知晓
退伍军人安置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国家有宏观安置政策,各地有地方性法规和具体安置办法,内容涵盖了安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这些既为维护退伍军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也在安置方式、工作安排等方面设置了条件。为此,首先要学习政策、明确规定、对号入座,弄清楚自己适合哪种安置方式,符合到哪里安置的条件,在工作安排上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防止因不了解相关规定而走弯路。其次要采取咨询老退伍军人、咨询安置部门等方式,对当地退伍安置情况做些调查了解,为确定意向单位、搞好双向
退伍期间老兵政治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