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耳 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理解字义,认清字形。
过程与方法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分清“目”和“木”
三、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人们。有勇敢的爸爸,勤劳的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一天清晨,一轮红日从竹林里升起( 出示 “红日”图),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爸爸们出去打猎。这一天,收获可真大。他们捉到了一只兔子和一头羊(
出示 “兔”和“羊”图)。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妈妈们在田地里辛勤地培育禾苗(出示“结着穗儿的禾苗”图)。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竹林里游戏。一阵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 出示“竹子”图)林子里的鸟儿一边喳喳的欢唱,( 出示“鸟”图)一边扑楞楞地欢舞。鸟儿们可喜欢那群孩子们了!因为孩子们不但有一张乖巧的嘴巴,( 出示“嘴巴”图)还有一双机灵的耳朵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出示“耳朵”和“眼睛”)。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日子可过得真快!夜悄悄地来临了。你看!月儿弯弯挂蓝天(出示“月儿”图),今晚的月色可真好。懂事的孩子们决定用他们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为劳动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们拂去疲劳。于是他们用木头燃起了火把(出示“木头”和“火把”图)。熊熊的火把映着他们美丽的笑脸。他们唱啊,跳啊,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小朋友,这个美丽的故事中包含了12个生字,你们能说出来吗?能准确的认出来吗?
这十二个字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请同学们翻到语文书46页,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2 口 耳 目)请同学读,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借助图画,借助拼音,拼读这十二个生字。
2、学生开火车读这十二个生字
(三)互助学字形,了解字义
1、引导学生了解图画与汉字的关系。先让学生观察图画,看看图上多了什么。告诉学生,这些字叫做象形字。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有一些汉字,就是从图变化而来的。
2、区分“目”和“木”的字义。出示下列词语让学生读一读:目光、节目、木马、树木,让学生结合熟悉的事物感知字的意思。
(四)游戏巩固识字
1、同桌相互认读。
2、“给字宝宝戴帽子”。
a、出示12个“字宝宝”和15顶“帽子”(其中有3顶帽子非本课生字的音节),字与音节各自打乱顺序摆排列。
口耳目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