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访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师家访点滴心得体会
监利县棋盘乡中心小学 张慧君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家访主要是指班主任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或书信等手段,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沟通和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方式。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关爱——打开学生心灵之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虽说这是对儿童而言,但是对于青少年这句话同样适用。我们不能只从分数的角度去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要从多方面去关心他们。而对于我们学校的普通班来说,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我们只有先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接着才能走到学习中来。而更多的我们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通过家访我们能更好的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得到教师的关爱,就会使他们鼓足勇气,振奋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
我不能说关爱对每个学生都有用,但是起码我们可以试一试。我班有一个学生很让我头疼,经常迟到、早退、打架、上课讲话,多次教育成效甚微,几乎是“软硬皆不吃”,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去了他家进行家访,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个学生的家庭,母亲在很久以前已经离家出走,他只和略带残疾的父亲生活,父亲要工作养家糊口,所以他就变得没有人管。再加上极度的自卑,他整天把自己封闭在网络的世界里,认为那样才能体现自己不输给别人的一面,才能找回自己的一切,所以他放弃学习,放弃同学,放弃老师。当时我们就从游戏聊起,他很带劲,然后忽转话题,我问他在游戏中你找到了什么?他无言以对,再后来的一次班会课中,我找到了今日说法的一期节目,是关于中学生上网最后迷恋网络,从而造成血案的一则事例,说完以后我在班上请大家讨论为什么故事里的主人公会发展成这样?大家都各抒己见,我也请他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表面上我看不出他的内心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后来的大半学期里,他有了本质的改变,虽说成绩没有太多提高,但是品行上端正了很多,也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我觉得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

家访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6-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