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刘汉奎中国人失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
第1页/共35页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统,
管它冬夏与春秋。
第2页/共35页
驳论文,是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驳论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斥、驳倒对方论点,二是通过驳论据(论据虚假等)来驳倒对方论点,三是通过驳论证(论据不足以证明论点)来驳倒对方论点。
驳论文文体知识简介
第3页/共35页
简介驳论文的知识
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 驳论
2.什么叫驳论文
驳论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
3.批驳的方法
⑴直接批驳: ①驳论点②驳论据③驳论证
⑵间接批驳——驳立结合
第4页/共35页
这篇驳论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九·一八”以后,东北沦陷,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东北三省,并向关内步步进逼,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国民党政府不积极抵抗,其内部弥漫着悲观主义、失败主义的论调;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反动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批驳对抗日前途的这种悲观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揭露反对派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毒害。
背景资料
第5页/共35页
走进文本
1、对方的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3、本文是怎样展开论述的?从论述中你感受到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怀?
第6页/共35页
①、对方的错误论点是什么?对方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敌论点中:“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
敌论据中:所述“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
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
论据不能证明论点
第7页/共35页
2、作者为什么认为这个论点是错误?
总自夸“地大物博”
只希望“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
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突破口
是信“地”信“物”
是“他信”
是“自欺”
是事实
也是事实
却也是事实
直接反驳
第8页/共35页
文章论证特点一
敌论据
敌论点
由驳论证入手驳倒论点
论证
第9页/共35页
刘汉奎中国人失掉PPT教案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