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oc浅析政治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想”,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 “有问”“会问”,还能够“解问”。
关键词:政治课;问题意识;营造氛围;创设环境;设计方法
由于政治学科内容自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教 师更多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接受”。我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双方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笔者结合自身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 理,使学生处于一种较为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 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有相宜的环境, 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创设平等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而不应该以权威 者的身份出现,应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体现师生地位的平等 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安全,学生就不会因为害怕提问而紧张、担心 答错而恐惧。在课堂教学中或在课外活动中,想办法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
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要仔细倾听,表情关注、态度诚恳。任 何轻易否定或心不在焉的做法和表情,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满 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即使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有的甚至荒诞, 也要加以鼓励表扬。如在课堂上我经常用微笑、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 进行鼓励,在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题时,无论提的正确与否,问题的质量 高低,我都认真解答,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 从而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的自己的见解,不要只安于接受课本的观 点,要让学生明白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深化、发展的,鼓励学 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说: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 幼稚,甚至离题万里,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 立自信心。
二、创设冲突环境,让学生“有问”
笔者经常听到教师说,学生不爱提问题,或者没有提问题的习惯。这 是因为,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几乎没有给 学生任何提问的机会,课堂上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久而久之, 儿童天生的好问本能,就这样被我们教师一点点扼杀了。
要使学生爱问,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一种引发学 生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要求教者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既靠近教学内容,又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并能自行研 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从矛盾和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而 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索、解决,教师的责任正是要不断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好 奇心。如:“政治与生活”中在讲到国家机关时司法部是司法机关还是权 力机关?学生就积极地开展讨论。
三、 精心设计方法,让学生“会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的方法:首先,要理解课本,掌握知识,这是理论武器。其次,要 看新闻联播、报纸杂
浅析政治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