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课例打磨计划(2010 年8 月初稿, 2010 年 12 月修改稿) 一、专题名称: 阅读课的教学流程研究二、专题目标: (一)掌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透视语文课的基本性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科学设计教学过程,能够完整地把握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素和整体结构。(二)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流程组织实施语文教学,将语文课程目标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形成一节到多节课的语文教学范例。(三)实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工具性成长和人文性积淀,让学生在一节语文课中有“看得见”的提高和进步。(四)通过这次课例打磨活动,为全省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关于“阅读课教学流程”的研修材料,并使工作室教师尽快成长。(五)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研究的案例,引领全省小学语文校本研修的进行,为校本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实施空间。三、打磨课例: 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四、群组成员: 指导专家:沈大安吴忠豪张志刚主持人:李秀伟执教人:李蓓蓓成员:潍坊市实验小学的耿艳丽老师,潍坊市幸福街小学的王安存老师和孙云霄老师,潍坊日向友好学校的陈朝祎老师,潍坊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的侯忠彦老师,潍坊市樱桃园小学张廷娟老师等。五、活动措施 ,进行网络技术以及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思想等的集中培训,统一思想,明确认识,为课例打磨做好先期准备。 “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接受国家课程指导专家和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的指导,做实打磨过程,完成各项打磨任务,并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上网展示并实施研讨。 ,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专业培训、课题调度会等专题活动,通过活动,提高认识,集中解决教学与技术等问题,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 (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并反复)的教案;针对工作室成员的两次打磨情况,整理出个人反思; 两次打磨后,进行试教,并整理出教学实录。 、观课评课等活动,针对执教人的三次备课, 要完成 2篇教案修改、6次(下限)发帖(有内容、有理据)、1—3篇反思或总结;部分成员撰写 1篇同课异案,并进行试教、整理出试教反思;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整理出评课材料。 ,提高研修效率。六、时间安排: 6月15日组建 8人的课程开发团队; 6月16日团队成员在潍坊中新双语学校召开第一次会议,观摩课堂教学, 确立打磨课题,形成打磨计划 6月21日完成第一次备课,并组织研讨。 6月24日在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与专家对接,并教学观摩活动,包括观课、团队成员评课、沈大安老师专题讲座等内容,完成教案打磨,做好第一次正式研讨的资料准备; 6月27日上传第一次备课,进行第一次打磨; 7月暑假期间网上课例打磨,并召开课程开发团队会议,进行过程性材料的准备; 8月召开课程开发团队第二次会议,第一次打磨活动总结,修订打磨计划,明确新目标;执教人完成并上传第一次备课反思、第二次备课,组织群组成员对第二次备课进行打磨; 9月上旬第二次打磨总结,团队成员完成并上传同课异案,在试教的基础上,形成课堂实录及第三次备课; 9月中旬执教人形成并上传第三次备课、试教实录; ,并请群组成员共同完善脚本内容,上传给国家课程指导专家; 9月下旬等待拍摄(拍摄时间由项目办统一安排),期间进行不间断的网上资料汇总以及过程性研讨 12月下旬,完成整个研修,并等待拍摄。在之后的远程研修阶段,组织相关成员对本课例的录像进行研讨并及时总结、评价、反思,并且拓展,开始第二轮研修。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自主能力杨敏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自主能力是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 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依据高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 依据我区“主动发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 我们通过对优化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的研究, 力图改变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现象, 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由此构建了发展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框架, 希望实现六个方面的改变:①变教师讲授为主为指导学生学习探究。②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③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之间多向交流。④变注重知识的讲解为重视能力的提高。⑤变学科内容的单一性为内容的综合性。③变偏重学习成绩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一、优化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的主要内涵所谓教学优化, 并非什么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 而是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对教育过程的明确安排, 达到教育目标的有意识、有科学根据的选择。它不是自发的、偶然的选择, 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该具体条件, 使
专题四课例打磨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