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年级数学课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伊索寓言》。(读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中的三则故事,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其中一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导教
(一)、
1、默读三则寓言故事,找一找这三个故事在形式、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先自己找一找,再和同桌进行讨论,看谁找到的多。
2、交流
(1)、老师数过了,第一个故事99个字,第二个故事122个字,第三个故事148个字,短小精炼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2)、故事精炼,道理深刻,这是《伊索寓言》带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3)、故事结尾以一句话点明道理是伊索寓言与其他寓言的区别。
(4)、角色大都是我们喜爱的小动物
(5)、都写了对话
3、这些对话有趣好玩,你们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出来说话了。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狼来了,狼来了!”
“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
(1)、指名读这三句话,评价。
(2)、比较一下,三句话的意思不一样,但是有相通的地方。
(3)、这三句话分别是骗谁的?
(4)、从哪里看出两只狐狸和那个放羊的孩子在骗人呢? 仔细读三则故事,括出句子,圈出关键词语,简单批注出理由。
4、交流《狐狸和葡萄》
(1)、把你们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它想了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好一个“只好”!(点出安慰自己,读好句子,此时你听到狐狸的这句话你想对他说什么?)把狐狸口是心非,自欺欺人的心理完全表现出来了。文中到处都在暗示着这种欺骗,但有一个爱好写作的孩子,他觉得暗示还不够,他把第一小节进行了补充
出示: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办法去够葡萄,他先助跑一段路,然后猛地跳起来,但却失败了。他又搬来一块大石头放在脚下垫着,可还够不着。它向葡萄扔小石子,可它的瞄准水平实在太差,一个也没有砸下来……但是白费劲。
师:谁来评价一下?
师:现在我们来读读原文,有什么感觉?
师:当初的伊索怎么就没有加上这么多精彩的语句呢?他不会写吗?
师:伊索想用最简练的语言讲述出一个令人回味的道理!
5、交流《牧童和狼》
生:我们选的是第二则寓言《牧童和狼》,我从“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句话中的“哈哈大笑”看出了牧童在欺骗人。(骗村民就是为了什么)
生:前面说他“大叫”,这次狼真的来了,他“慌忙大叫”,可见前面是在骗人。
(1)、两个大叫包含的情感同吗?
(2)、读好
师:像这样的对比,文中还藏着一处呢?从这组对比中中你读出了什么?想对牧童说什么?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她在教我们一种朗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身临其境。这种声音穿越了两千多年,很多听过这个故事的人大凡都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
6、交流《蝉和狐狸》
生:我觉得最后一则寓言“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证明狐狸非常想吃蝉,刚才的奉承的话就都是假的!
生:狐狸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美妙的歌喉吗?
(1)圈套
生:他是设下了一个圈套,准备要吃蝉的!
生:“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多假啊!
生:狐狸一连对蝉说了四个“您”,还说“您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美妙的歌

四年级数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1-06-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