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入职安全教育本文由俺的搜索贡献 ppt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库区员工入职安全教育 2011 年 04月 12日 2011 年 04月 12日引言石油石化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 石油石化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以及装置密集、有毒、有害以及装置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特点, 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等特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其危害性较大。据不完全统计, 危害性较大。据不完全统计, 近二十多年来石油石化系统发生了16 起一次死亡516 起一次死亡石化系统发生了16 起一次死亡5 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伤亡事故,共死亡 749 749 人性伤亡事故, 共死亡 749 人。典型事故: 典型事故: 1) 2002 年2月 23日, 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聚乙烯车间 200 2 年 23日聚乙烯装置新线因伪劣视镜破裂乙烯泄漏, 发生爆炸,聚乙烯装置新线因伪劣视镜破裂乙烯泄漏, 发生爆炸, 造成 8 人死亡, 人重伤, 18 人轻伤人轻伤。造成 8 人死亡,1 人重伤, 18 人轻伤。 2002 年 27日兰州石化分公司硫化氢泄漏,2) 2002 年8月 27日, 兰州石化分公司硫化氢泄漏,在北门外西固环城路位于动力厂污水处理车间门外东西长约 400 米的范围内有行人和车辆驾驶人员中毒,其中 5 米的范围内, 400 米的范围内,有行人和车辆驾驶人员中毒, 其中 5人死亡, 46 人中毒住院治疗人中毒住院治疗。死亡, 46 人中毒住院治疗。 2004 年 10月 27日3) 2004 年 10月 27 日, 大庆石化炼油厂酸性水罐在维修时发生着火爆炸事故,造成 7 人死亡。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造成 7 人死亡。 2005 年 11月 13日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 4) 2005 年 11月 13 日,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造成 8 人死亡、人重伤、 59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6908 人轻伤, 造成 8 人死亡、 1 人重伤、 59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6908 万元,并引发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万元,并引发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图为: 图为:事故远景 5) 2006 年6月 30 日晚 22: 05 分左右,新建白油罐区的 200 6 年 30 日晚 22: 05 分左右, 日晚 22 分左右 1910 号罐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事故造成 1910 号罐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1910 号罐罐顶被完 1910 号罐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 1910 号罐罐顶被完全掀开, 罐顶氮气线与罐顶联接口焊接点被拉断, 全掀开, 罐顶氮气线与罐顶联接口焊接点被拉断, 罐区部分走台护栏压弯,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分走台护栏压弯,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直接经济损失 10 万元。 10 万元接经济损失 10 万元。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 罐顶人孔用于通风的风机没有固定好, 罐顶人孔用于通风的风机没有固定好,震动后落入罐内。非防爆通风机电机接线打火导致引燃竹夹板, 罐内。非防爆通风机电机接线打火导致引燃竹夹板,产生大量 CO, 木材受热析出 H2和 CH4 , 防腐剂中易燃物持续生大量 CO, 木材受热析出 H2和 CH4 , CO H2 挥发, 氧气消耗量大量增加, 罐内形成负压, 挥发, 氧气消耗量大量增加, 罐内形成负压, 大量空气急剧从透光孔、人孔等吸入, 发出吸气响声, 急剧从透光孔、人孔等吸入,发出吸气响声,氧气迅速补充进来后,罐内可燃性气体在短时间内达爆炸极限, 补充进来后,罐内可燃性气体在短时间内达爆炸极限, 遇明火发生爆炸。遇明火发生爆炸。左图为罐顶掀开现场右图为罐顶强制轴流风机一、库区安全基本要求员工应接受公司操作规程及 HSE 方面培训; 员工应接受公司操作规程及 HSE 方面培训; HSE 方面培训进入库区必须劳保着装、配戴劳保用品; 进入库区必须劳保着装、配戴劳保用品; 持有效上岗证上岗操作; 持有效上岗证上岗操作; 进入库区严禁烟火; 进入库区严禁烟火; 严禁脱岗、睡岗、酒后上岗; 严禁脱岗、睡岗、酒后上岗; 上班期间保持良好精神面貌; 上班期间保持良好精神面貌; 遵守本公司相关安全管理规定。遵守本公司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安全基本要求—安全基本要求个人防护听力保护劳保服安全帽等防护面具防护手套劳保鞋安全基本要求—工艺操作操作要受控: 操作要受控: 操作有规程, 有卡片, 有确认; 操作有规程, 有卡片, 有确认; 变更有方案, 有审批; 变更有方案, 有审批; 应急有预案, 有响应; 应急有预案,有响应; 安全基本要求—安全基本要求作业受控作业受控: 作业有票证, 风险有识别。作业受控: 作业有票证
员工入职安全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