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心得体会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苗彩兰
科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对幼儿来说,科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科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现代教育观指出:科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科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幼儿园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在暑假的这段时间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让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科学、理解科学、发展科学,从而喜欢科学。
二、教师要适时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科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三、操作学具多样化
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常以教具进行演示,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基本的科学概念,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造和提供相应的科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科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科学,感知科学从而愉悦如门。
四、教师应为幼儿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使科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
六、科学应以幼儿园各科教学相互整合
《新
9苗彩兰读书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