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七届河洛文化贾”制度,认为汉初不仅实行过平贾制,而且它作为一项制度已经法律条文化。汉初政府
在每年的十月份评定出商品的上、中、下三个价格,其中等价格为商品的平价,这样做的目的在
于平衡物价。安忠义《从“平价”一词的词义看秦汉时期的平价制度》《敦煌学辑刊年第
期不同意这个意见,认为平贾价即是对商品进行估价,而不是法定的价格。
“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
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于年月日至日在河南省巩义市举行,会议由全
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和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主办,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办
公厅与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巩义市委、巩义市人民政府、政协巩义
市委员会承办。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各省市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马来
西亚、巴西等国家的学者和各界代表近人,会议共收到论文篇,有篇收入会前先行
结集的《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论文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研讨期间,围绕会议主题“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共有位专家学者
进行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发言内容涉及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洛文化
与周边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河洛文化的现代化应用、河洛文化具体
事象研究等六个方面。
对于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的关系及相互交流,与会学者从科学、移民、交通工具等各方面
深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闽台文化作为从河洛文化中分衍而促生的新的地域文
化,从历史、语言、风俗、姓氏、宗教和民间信仰以至社会生活、物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从
河洛文化中找到渊源和根脉,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是源与流、本与脉的关系。张履端先生从中
原民族向闽南的迁徙及中原地区与闽台人文的历史渊源等方面整体上论述了河洛文化与闽台
文化的深刻渊源。美国高百之先生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证明闽南人及客家人均源自河洛。
程有为先生认为西晋末年的永嘉南渡引起了河洛文化的南传,对江南文化的进步起到了很大
的促进作用,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近些年河洛文化的研究概况。陈榕三先生从闽台地区
历朝历代的交通工具谈起,认为中原河洛直接影响着闽台交通的发展,闽台地区自古以来的重
要交通工具为舟筏,而舟筏文化的发源地则是中原河洛。崔振俭先生从固始与闽台的密切关
系阐述了河洛文化对闽台文化的深刻影响。
有关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关系的研究,依然是一个重要议题,因为闽台地区是客家人的重
要聚集地,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和闽台文化相互交融密切相关。与会学者从客家人的民族性
格特质及形成原因、客家建筑、移民南迁、农耕文明、客家语言形成等不同的角度对河洛文化与
客家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深入论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宋豫秦先生从客家人民
族性格特质及形成原因来探讨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同一性,认为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共同
中国史研究动态年第期
构成了汉民族的主流文化,而河洛地区则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研究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深入挖掘、整理、弘扬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精髓时,既要继续“求是”,也
应积极“求用”,使隽永的河洛文化成为新时期的“经世之学”。常巧章先生认为客家土楼建筑
中的建筑结构、方位布局、楹联文化等都深深地镌刻

“第七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7-23
最近更新